恰是双秋始,还看半岁分。
祝融犹恋暑,列缺已驱云。
花气承浓露,林光翻薄曛。
蝉声辞夏往,蛩意报人闻。
筹岁西成近,惜阴乙夜勤。
伊犁万里外,凯唱早还军。
《七月朔日立秋》赏析
弘历的《七月朔日立秋》,恰是双秋始,还看半岁分。这两句诗不仅描绘出了立秋时节的景色,更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于时间流逝的感慨与对自然美景的欣赏。
“祝融犹恋暑,列缺已驱云”,诗中用“祝融”和“列缺”两个意象,分别代表了夏至时的高温和秋天的凉爽。这两句诗以自然景象的变化隐喻了时间的流转和季节的变迁,给人以深刻的哲理启示。
“花气承浓露,林光翻薄曛”。这里的描述充满了浓郁的自然气息,花香、草木香、露水的清新与晚霞的斑斓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画面。而“林光翻薄曛”则将夕阳映照下的树林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展现了大自然在一天结束时的宁静与宁和。
“蝉声辞夏往,蛩意报人闻”。诗人巧妙地将蝉鸣与蟋蟀的叫声联系在一起,既表现了夏日即将结束,也预示着秋季的到来。这种自然声响的描写,使得诗歌更加生动,也让人感受到了秋天的气息。
“筹岁西成近,惜阴乙夜勤”。这里运用了“筹岁西成”的典故,意味着一年的收获已经接近尾声,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丰收的期盼和喜悦。而“惜阴乙夜勤”则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珍惜与不舍,以及对夜晚辛勤工作的态度。
“伊犁万里外,凯唱早还军”。这句诗以宏大的背景描绘了边疆的景象,展现了战争的紧张氛围和士兵们的决心。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和对国家统一的期待。
《七月朔日立秋》不仅仅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的诗歌,更是一首蕴含着深刻哲理和丰富情感的作品。它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内涵,成为了我国古典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