峻岭切云汉,孤亭俯渤瀛。
冰轮才涌出,玉砌早光明。
培塿难为障,姮娥若可迎。
有林皆一桂,无界不三清。
盈手寒何碍,流睎魄倍晶。
兔原龙塞物,鹿作羽衣声。
谷口犹灯火,河边辨畛营。
万方归朗照,辞见圣人情。

【注释】

四面云山(四:数词+形容词):《旧唐书·李峤传》:“峤少敏悟,善属文,尤长表启。为凤阁舍人时,尝奉使至西京,见其城郭壮丽,邑屋宏密,观其僚吏,衣冠甚盛,乃为《献颂》曰:‘九天阊阖开宫殿,五门金锁树银台。’”皇祖(即唐玄宗):唐玄宗名李隆基,本名李旭,封李旦,又改称“先天”,又改称“开元”。

高先得月(《诗经·小雅·南山有台》:“南山有台,北山有莱。”王逸注:“言南山之台,北山之台,各有所见之美也。”“先”通“贤”):语出《诗经·小雅·鹤鸣》。

峻岭切云汉(《诗经·大雅·文王》:“岩岩乎如泰山。”王逸注:“言峻岭巍然高大,上若云汉也。”“云汉”指天河或银河)。

孤亭俯渤瀛(《诗经·小雅·斯干》:“下莞上簟”。“渤瀛”指渤海和瀛洲)。

冰轮(《诗经·小雅·北山》:“北山之薪”,“薪”字通“辛”,指柴火,这里代指月亮。)才涌出。

玉砌(《诗经·小雅·北山》:“于以采蘩?于沼于沚。”“玉砌”指用玉石装饰的台阶或台阶前的石阶。)早光明(《诗经·小雅·斯干》:“载胥及溺,维其喙。”“载胥及溺”指一同沉入水底,“其喙”指嘴部。这里比喻月亮从海面上升起)。

培塿(《诗经·大雅·文王》:“维周之桢。”毛传:“塿,草名也。”“培塿”指用草盖成的房屋。)难为障(《诗经·小雅·斯干》:“筑室于堵。”“堵”指墙。“难为障”意为难以遮挡月光。)。

姮娥(嫦娥):传说中月中的美女。

有林皆一桂(晋·傅玄《答司隶校尉刘邠书》:“桂有九种。”“桂”指桂花。这里泛指树木。),无界不三清(晋·葛洪《抱朴子》外篇:“三清者:玉清、上清、太清也。”)。

盈手寒何碍(《古诗十九首》之《青青河畔草》:“盈盈思公子。”“盈手”指手中握着的东西。“何碍”指没有什么妨碍。),流睎魄倍晶(《古诗十九首》之《迢迢牵牛星》:“纤纤擢素手。”“睎”同“皎”,明亮。“倍晶”指加倍晶莹。)。

兔原龙塞物(宋张孝祥《鹧鸪天》:“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鹿作羽衣声(《庄子·逍遥游》:“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天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羽衣”指仙家的衣服。这里比喻月亮。)。

谷口犹灯火(晋陶潜《饮酒》:“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谷口”指山谷口。“犹灯火”指山谷口仍然有灯火闪烁。),河边辨畛营(宋陆游《村居》: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河”“川”相通。“畛营”指田间小路。)。

万方归朗照(宋苏轼《赤壁赋》:“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登仙。”“万方”指四面八方。),辞见圣人情(宋王安石《桂枝香》:“槛菊愁烟兰泣露。”“辞见”指表达出来。“圣情”指圣人的感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