逭暑山中好,迎秋楼上宜。
敬陪王母驾,催进侍臣诗。
掖辇登云巘,搴帘俯月楣。
鸟歌长寿曲,花发驻春枝。
峦谷窗前罨,町畦座里披。
西成应指日,堪以博慈怡。

【注释】:

  1. 香山:即香山寺,在长安西面,唐代皇帝多在此避暑。
  2. 逭暑:消暑。
  3. 宜:适宜,合适。
  4. 王母驾:唐玄宗时,曾以“太真”为贵妃号,称太上皇后,称其车驾为“王母驾”。
  5. 催进:催促进入。
  6. 掖(yè)辇:用双手扶持着辇车,指扶老携幼。
  7. 云巘(yǎn):山顶云雾缭绕,形容山上云雾缭绕,风景如画。
  8. 搴(qiān)帘:掀起窗帘向外望看。
  9. 鸟歌长寿曲:指《千秋乐》中有歌颂长寿的曲子。
  10. 花发:花开茂盛,形容景色优美。
  11. 峦谷窗前罨:指山水画,峦谷、窗前都是绘画题材。
  12. 町畦(chí)座里披:指田园画,町畦、座里都是绘画题材。
  13. 西成:秋天收获。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奉皇太后到香山游玩的诗。全诗四句,每句八字,共三十二个字。从内容上看,此诗应作于唐玄宗开元年间,当时,玄宗和杨贵妃经常去香山游玩,诗中对这一活动进行了描写。
    第一、二句写香山游赏之胜。“逭暑”,是消暑的意思。香山是著名的避暑胜地,所以诗人说:“迎秋楼上宜。”意思是说,到了秋天,香山的景色更加迷人了。第三句是说,有幸陪同皇太后一起游览。“催进侍臣诗”,则说明这次游览,是皇帝特意命令侍臣们写的诗呢!第四句写皇太后登临香山的情景。“掖辇”,是用双手扶持着太后的辇车,“云巘”,“月楣”都是香山的著名景观。“鸟歌长寿曲,花发驻春枝”,则是说,有鸟儿唱歌,唱的是长寿之曲;有花儿盛开,开得正旺,正好是春天的景象。这两句,既描写了香山的自然景色,也表现了皇太后心情愉快,精神饱满。
    第五、六句写皇太后游香山时的情景。“王母驾”,是唐玄宗为了迎合皇太后,给她带来的一辆装饰豪华的车。这一句是说,皇太后乘坐着华丽的车子,登上香山的高峰。“掖辇登云巘”,就是登上高高的香山顶峰。“搴帘俯月楣”,则是说,掀开帘子往外看,看到月光照耀着山峰。这两句,既是对皇太后行动的描写,也是对香山景色的描写。
    接下来五、六句是对侍臣们的诗句的赞扬。“鸟歌长寿曲,花发驻春枝。”是说,有鸟儿在歌唱,唱的是长寿之曲;有花儿在开放,正是春天的景象。这两句,既是赞美侍臣们的诗作,也是对香山自然景象的赞美。
    最后五句是对皇太后的祝愿。“西成”,是指秋天已经成熟;“应指日”,就是不久就会来临。这两句,是对皇太后的祝福,愿皇太后健康长寿,幸福安康。
    通过对皇太后游香山活动的描写,表现了唐玄宗和杨贵妃对皇太后的尊敬和爱慕,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层人物的生活情趣。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