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匀堆礧砢,圜转互摚掁。
道古传荆楚,而今满市城。
风团谢家絮,霜点洞庭橙。
一气双丸转,元宵百福并。
周诗空炫绮,楚会漫传缨。
沸水彭亨泛,顷筐错落盛。
嘉生真帝食,野具胜侯鲭。
肖物天章丽,摛华睿藻萦。
品题诚忝冒,刻画意纵横。
珥笔恩光渥,传柑喜起赓。
放馋颐尽朵,怯败眼谁瞠。
羽士丹程炼,天厨宝粟赢。
盐梅无可著,葵藿尽馀生。
滥与垆煨芋,还同野食苹。
莫便茹去乙,有馁暗呼庚。
灯映双撑鹿,花开四照楹。
钧天听法曲,率土祝觓觥。
欢喜园中果,琉璃钵里珵。
何须夸异味,乍可解馀酲。
煮石摩诃似,抛毬设利呈。
万株倾栲栳,千月在瓯罂。
咏比题糕窘,吞殊说饼伧。
刓方谢人巧,尚白息天黥。
是物高声价,芳时荷宠荣。
细敲联鼎句,行看斗鸡坪。
应节宜嘉夜,养贤比大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描绘了元宵节的热闹景象,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许。
诗句释义:
- 颗匀堆礧砢,圜转互摚掁。
- “颗匀”指元宵圆润如珠子,“堆礧砢”形容其堆积如山;“圜转”描述元宵在转动,而“互摚掁”则形容人们拿着元宵相互追逐玩耍的场景。
- 道古传荆楚,而今满市城。
- 提到元宵从古代流传到荆楚(今湖南一带),现今遍布整个城市。
- 风团谢家絮,霜点洞庭橙。
- 风团可能指的是元宵或类似的食物,“谢家絮”可能指某种特定的食材或制作方式;“霜点洞庭橙”则描述了一种带有冷感的美食体验。
- 一气双丸转,元宵百福并。
- 描述元宵作为节日食品的象征意义,象征着团圆和谐。
- 周诗空炫绮,楚会漫传缨。
- 指出元宵虽美但不及周朝诗歌华丽,楚地的元宵文化相对简单。
- 沸水彭亨泛,顷筐错落盛。
- 描述元宵制作的场面,用沸水快速煮熟,然后摆放在篮子里。
- 嘉生真帝食,野具胜侯鲭。
- 强调元宵作为帝王食物的尊贵地位,与野味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 肖物天章丽,摛华睿藻萦。
- 赞美元宵的外观美丽如同天工之作一般。
- 品题诚忝冒,刻画意纵横。
- 虽然有才学,但因为身份较低,难以参与元宵的评选。
- 珥笔恩光渥,传柑喜起赓。
- 形容有人因参加元宵晚会而得到皇帝恩赐。
- 放馋颐尽朵,怯败眼谁瞠。
- 描述人们因喜爱元宵而满足的样子,甚至有些贪婪。
- 羽士丹程炼,天厨宝粟赢。
- 形容元宵的制作过程如同道士炼丹一样精细复杂,同时暗示元宵的价值极高。
- 盐梅无可著,葵藿尽馀生。
- 比喻元宵的味道独特,无法用其他事物替代。
- 滥与垆煨芋,还同野食苹。
- 描述元宵可以随便食用,类似于野餐的食物。
- 莫便茹去乙,有馁暗呼庚。
- 提醒人们不要随意丢弃元宵,因为它是珍贵的食物。
- 灯映双撑鹿,花开四照楹。
- 形容元宵灯笼的美丽和明亮。
- 钧天听法曲,率土祝觓觥。
- 形容元宵晚会上的音乐和舞蹈表演。
- 欢喜园中果,琉璃钵里珵。
- 赞美元宵的美味,如同珍宝一般。
- 何须夸异味,乍可解馀酲。
- 认为不必过分追求不同口味的元宵,简单的口味也能带来满足。
- 煮石摩诃似,抛毬设利呈。
- 形容元宵的形状和大小与石头相似,也比喻其价值。
- 万株倾栲栳,千月在瓯罂。
- 形容元宵的数量众多,仿佛满山遍野。
- 咏比题糕窘,吞殊说饼伧。
- 用“题糕窘”来形容元宵制作时的困境,而“吞异说饼伧”则是指吃月饼时感到惊讶。
- 刓方谢人巧,尚白息天黥。
- 赞美人们通过创新来提升生活品质,同时也希望人们能够去除脸上的斑点。
- 是物高声价,芳时荷宠荣。
- 认为元宵作为一种美食,具有很高的价值,值得珍惜。
- 细敲联鼎句,行看斗鸡坪。
- 期待元宵晚会的到来,同时也期待看到精彩的表演。
- 应节宜嘉夜,养贤比大烹。
- 强调元宵节的庆祝活动是为了迎接美好的夜晚,同时也是一种对贤能人士的赞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