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夕琼瑶足,三春膏泽多。
鱼龙纷陆海,宫阙罩曼陀。
琪树悬金朵,丹葩绽玉柯。
平添灯信景,预卜麦秋和。
闪铄摇冰蕊,轻盈斗火蛾。
姮娥不让节,半夜擘云窝。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诗是一首七言绝句。全诗四联八句共28个字”,然后再分析全诗的内容和形式特点,最后再根据题目要求进行概括。
此诗首联两句,点出节令,描绘元宵佳节的喜庆氛围。颔联描写鱼龙灯舞、花灯满城的热闹场面,尾联写月宫嫦娥与吴刚斗法,突出主题。中间两联运用比喻,把元宵节比作琼瑶足下、膏泽滋润的春天,把花灯彩灯比作陆海般的海洋,把明月比作曼陀罗花,用“曼陀”形容其美,使月亮显得更加皎洁明亮。“琪树悬金朵,丹葩绽玉柯”,以“琪树”“金朵”“玉柯”形容花灯之华丽;“平添灯信景,预卜麦秋和”,以“灯信”和“麦秋”预示丰收的年景,表达了诗人对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中间两联运用比喻,将元宵之夜比作冰花盛开、火蛾争斗的景象。“闪铄摇冰蕊,轻盈斗火蛾”,以“冰蕊”“火蛾”形容元宵之夜的美景;“姮娥不让节,半夜擘云窝”,“姮娥”即月亮女神嫦娥,她与吴刚斗法,不肯让位给吴刚的节日。最后两句写月宫中嫦娥与吴刚斗法。“姮娥不让节,半夜擘云窝”,意思是说月亮嫦娥不退让,与吴刚在月宫斗法到半夜。
【答案】
①元夕(正月十五日)②琼瑶(美玉),指元宵节时的花灯、彩灯,也指美好的年景③三春(三个春季)
膏泽多(润泽)。④鱼龙:古代传说中能兴云降雨的动物。⑤曼陀罗(一种植物名):这里借指月亮。
⑥琪树:美玉。⑦金朵:指花灯上的金色图案。⑧丹葩(dàn pā):红莲花。⑨灯信:借指灯火。⑩麦
秋:指农历十月,是收获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