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柏森霄汉,云霞护翠微。
逝波惊岁月,如梦想音徽。
是日瞻虚殿,悲风敞玉扉。
忧勤千古越,奉养七年违。
宝册垂文德,要荒服武威。
鼎湖空白雾,石马立寒晖。
阅岁苔文古,当春树影稀。
重来增切切,欲去更依依。
【注释】
壬戌:农历二月十五日。仲春:春季的第二个月,即二月、三月之交。
松柏森霄汉:松树和柏树高耸入云,像天宫一样。霄汉:天空和云汉。霄汉:指高空。
云霞护翠微:云彩和彩霞护卫着青山的秀气。翠微:青葱的山色。
逝波惊岁月,如梦想音徽:流逝的时间使一切变得虚幻而不可捉摸,就像梦中的声音一样难以捉摸。逝波:消逝的时光。音徽:音乐上用来标明乐调的符号,这里借指声音。
是日瞻虚殿,悲风敞玉扉:在这一天里去瞻仰那座空荡荡的宫殿,悲风敞开了那扇玉制的门。
忧勤千古越,奉养七年违:忧思和勤劳让越王的故事流传千年,而我奉养老母却已经七年。
宝册垂文德,要荒服武威:珍贵的册子承载着美好的品德,辽阔的疆域需要强大的武力。
鼎湖空白雾,石马立寒晖:传说中的鼎湖山云雾弥漫,石马矗立在寒冷的阳光下。
阅岁苔文古,当春树影稀:经过一年的风雨,苔藓上的花纹依然古老,到了春天,树木的影子也显得稀疏。
重来增切切,欲去更依依:再次前来时倍感亲切与不舍,离去时更加依恋难舍。
【赏析】
此诗作于壬戌仲春,诗人怀着崇敬的心情谒见泰陵(泰陵即唐太宗李世民的昭陵)。诗中以咏物起兴,托物言志,表达了诗人对太宗的敬仰之情。
开头两句写景:“松柏森霄汉,云霞护翠微。”松柏苍劲挺拔,耸入云端;云霞环绕着青翠的山岭,景色十分秀丽。这两句是总写,为下面写“逝波惊岁月”做铺垫。
“逝波惊岁月,如梦想音徽。”意思是流逝的时间使一切变得虚幻而难以捉摸,就像梦中的声音一样难以捉摸。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变幻的感受。
“是日瞻虚殿,悲风敞玉扉。”在这特定的时刻去瞻仰那座空荡荡的宫殿,悲风敞开了那扇玉制的门。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变幻的感受。
“忧勤千古越,奉养七年违。”“忧勤”指忧虑操劳,“越”通“暇”,闲暇之意。诗人感叹自己虽然忧心忡忡地为国家分忧,但已远离家乡七年不能尽孝奉养母亲。这两句抒发了自己的感慨。
“宝册垂文德,要荒服武威。”珍贵的册子承载着美好的品德,辽阔的疆域需要强大的武力。这两句赞美了太宗治国理政的高超才能。
“鼎湖空白雾,石马立寒晖。”传说中的鼎湖山云雾弥漫,石马矗立在寒冷的阳光下。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
“阅岁苔文古,当春树影稀。”“阅岁”是指一年的时间,“苔文”是苔藓上的花纹,“树影”指树木的影子。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历史的感慨。
最后两句:“重来增切切,欲去更依依。”再次前来时倍感亲切与不舍,离去时更加依恋难舍。这两句表达出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