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釐昨岁驿程催,九老图形霁月开。
便令还乡颐暮齿,宣传不许远迎来。
【注释】祝釐:古代祭祀时用的大牲,此指帝王的祭礼。九老图形:指汉代张禹门下九位贤者的故事,后以”九老图”为典故。颐暮齿:指年老体衰,齿落发白。
【赏析】这首诗是和钱陈群的一组诗作中的第二首。诗人从嘉兴出发,一路西行,途经湖州、宣城等地,最后到达杭州。他此行的目的,是为了参加钱氏家族的祭祀活动。钱氏家族自唐以来就世代簪缨,到了宋代,更因钱弘范而显赫一时。因此,在钱家举行的祭祀活动,对诗人来说,是一件很荣耀的事情。然而,由于当时朝廷的政治形势,使得诗人无法亲临现场,只能通过友人代为传情。所以,这组诗作中便有《过钱塘》一诗,其中“便令还乡颐暮齿,宣传不许远迎来”,就是写诗人不能亲自到江南去参加钱氏家族的祭祀活动。
开头两句:“祝釐昨岁驿程催,九老图形霁月开。”诗人在嘉兴出发前,曾得到朋友的邀请,说钱氏家族要在前一年举行祭祀活动,并已准备好迎接诗人的到来。因此,诗人便匆匆启程前往。可是,当他赶到杭州后,却得知祭祀活动已经结束,而且祭祀仪式也已经完成。这时,又正好是秋天,天气晴朗,月光明亮。于是,诗人就写了这首诗来表达自己的遗憾之情。“祝釐”是指祭祀活动。“九老图”原指汉代张禹门下九位贤者的画像,后人常用来形容德高望重的老者。这里的“九老图形”就是指钱氏家族的祭祀活动。“霁月”,即晴夜的月色。因为此时正值秋季,天空晴朗,所以月亮显得格外明亮,故称为“霁月”。
第三句:“便令还乡颐暮齿,宣传不许远迎来。”既然祭祀活动已经结束,诗人也就没有必要再去参加。不过,诗人还是希望能回到家乡去看一看。因为这次祭祀活动是在钱家举行的,所以诗人希望钱家能允许他回乡省亲。然而,钱家却不允许他回来,只允许他向远方的亲人传达消息而已。这句诗既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也表现了他希望得到钱家宽恕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