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蓝浅紫各芳蕤,引蝶迷蜂又一时。
名氏纵教联菊谱,渊明曾未著东篱。

金廷标,清朝乾隆时期的诗人,其作品《秋英十二种·其八·蓝菊》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深邃的意境,展现了秋天的色彩与生机。本诗通过描绘深蓝浅紫的花海以及吸引蝴蝶和蜜蜂的景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以下是对本首诗歌的具体分析:

  1. 诗句释义
  • 深蓝浅紫各有芳蕤:描述深蓝色和浅紫色的花朵各自散发着芬芳。
  • 引蝶迷蜂又一时:形容这些花朵吸引了蝴蝶和蜜蜂,使得它们纷纷前来。
  • 名氏纵教联菊谱:即使有关于菊花的书籍记载,也不能涵盖所有种类的美丽。
  • 渊明曾未著东篱:陶渊明未曾在《东篱赋》中描绘过这么多种类的菊花。
  1. 译文
  • 深蓝浅紫各芳蕤:深蓝色的花和浅紫色的花各自散发着迷人的香气。
  • 引蝶迷蜂又一时:这些花卉吸引了蝴蝶和蜜蜂前来观赏。
  • 名氏纵教联菊谱:即使是关于菊花的书籍也未能完全描绘出这些美丽的多样性。
  • 渊明曾未著东篱:陶渊明未曾在他的著作《东篱赋》中描绘过如此繁多的菊花品种。
  1. 赏析
  • 色彩的对比:本诗通过深浅不同的蓝色和紫色,形成了鲜明的视觉对比,使画面更加生动。
  • 生态的描述:通过“引蝶迷蜂”这一细节,展示了自然界生物间复杂的相互关系,增添了诗作的趣味性和生态意识。
  • 文学的意蕴:通过对各种菊花的描写,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美的独特感悟和艺术表达的追求。
  • 文化的象征:菊花在中国文化中具有深厚的象征意义,代表着坚韧、高洁的品质,这首诗也可能寓含了诗人对这种精神的赞美。

金廷标的《秋英十二种·其八·蓝菊》是一首充满诗意和艺术魅力的作品。它不仅展现了秋天的自然美景,还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和哲学思考。这首诗不仅是对自然美的赞美,也是对生命活力的歌颂,更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扬。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