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橐当年铸剑坑,纯钩造出值倾城。
越颠吴踬胥何在,石屋空传欧冶名。
诗原文:
击橐当年铸剑坑,纯钩造出值倾城。
越颠吴踬胥何在,石屋空传欧冶名。
诗意解释:
首句“击橐当年铸剑坑”描绘了当年铸剑的壮观场景,橐(tuo)即大腹如瓶的兽皮袋,这里用来象征巨大的力量,而“击橐”则暗示了巨大的声响和动作,形象地展示了当年铸剑的盛况。这句通过对比昔日的繁荣和今日的荒凉,表达了时间的无情以及历史的变迁。
次句“纯钩造出值倾城”,进一步描述了铸剑工艺的精湛和威力,纯钩指的是锋利无比的剑,而“值倾城”则意味着这把剑足以动摇整个城池。这不仅展现了武器本身的强大,也暗示了其背后的军事和政治意义。
第三句“越颠吴踬胥何在”,诗人转而思考那些曾因这把剑而颠簸或失败的历史人物,“胥”在这里可能指的是那些因政治变故而颠沛流离的人。这句反映了历史沧桑,以及那些被权力游戏所影响的普通百姓的命运。
末句“石屋空传欧冶名”,提到了传说中的欧冶子,他是中国古代著名的铸剑工匠,与这里的“铸剑”有直接的关联。这句可能是对历史上铸剑技艺传承和欧冶子神话的提及,同时也表达了对这种传统技艺逐渐消失的哀叹。
赏析:
此诗通过对一个古老传说的追忆,展现了从古至今的沧桑巨变。诗人通过对比古代的辉煌和现今的萧条,表达了对于历史变迁、文化传承以及个人命运的深刻思考。同时,通过对铸剑这一具体工艺的描述,也折射出了古代兵器文化的丰富性和复杂性。这首诗不仅具有历史价值,更蕴含着对人性、社会乃至文化变迁的深刻反思,是一首兼具艺术价值和哲学深度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