叠嶂何缘生翠寒,为从笔底运金官。
宋元蹊径何须论,古格移情杨契丹。

【注释】

叠嶂:重叠的山峦,这里指山峰。宋元:指宋朝、元朝。

【赏析】

这是一首题画诗。诗人在题画时,不仅赞美了山水之美,还对画家张若澄的绘画技巧表示赞赏。全诗共四句,每句都是一个独立的画面。

首句“碧嶂生秋”,描绘了一幅深秋时节,层峦迭嶂的山峦被一层薄薄的绿意覆盖的景象,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

次句“叠嶂何缘生翠寒”,则进一步展开了这一画面。诗人以设问的方式,表达了他对画家笔下山峰的赞叹之情。这里的“翠寒”并非指山峰上的树木,而是指那些在秋风中摇曳的山间的树叶,它们仿佛是一片片翡翠般晶莹剔透的叶片,给这层峦叠嶂的山峦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第三句“为从笔底运金官”,则是对画家张若澄的赞美之词。这里的“笔底运金官”并非指画家手中的毛笔,而是指他的绘画技巧高超到了令人惊叹的程度。他能够巧妙地将大自然的美景融入到作品中,使画面充满了生机与活力。

最后一句“宋元蹊径何须论,古格移情杨契丹”,则是对画家张若澄艺术风格的评价和赞扬。这里的“宋元蹊径”并非指古代的绘画技法,而是指他作品中所蕴含的独特风格和韵味。这种风格既体现了宋代文人墨客的审美情趣,又融合了元代的艺术特点,展现了一种古朴、典雅的艺术气息。而“古格移情”则是对画家张若澄创作手法的称赞,他认为画家能够在作品中传达出一种跨越时空的情感与意境,使得观者能够感受到作者的内心世界。至于“杨契丹”则是对画家张若澄籍贯的指称,他在辽阳(今辽宁辽阳)出生,因此被称为“契丹”。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表达了诗人对画家张若澄艺术成就的赞美之情,又体现了他对自然美的热爱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