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风散种溪边竹,听雨新移窗外蕉。
一卷常持高士传,小年乐事足逍遥。

【注释】

绿天茅广:形容山间树木繁茂,青翠欲滴。

受风散种溪边竹,听雨新移窗外蕉:指诗人在山水中游赏时,常听到风声与竹叶相互呼应,感受到雨滴落在蕉叶上的清脆声响。

一卷常持高士传,小年乐事足逍遥:指诗人常读陶渊明《归去来辞》等古代隐士的诗篇,以此自勉和鼓励自己追求隐逸的生活。

【赏析】

这首诗是题张若澄的山水十二幅之五。此诗写景抒情,表达了诗人对山水自然的热爱之情。前两句写山居景色,后两句写读书的乐趣。全诗语言平实自然,却能见出作者的性情和情趣。

首句“绿天茅广”写山居景色。“绿天”指天空碧蓝如洗,没有一丝云彩;“茅广”指茅屋宽敞明亮。这两句诗描绘了诗人隐居在山中的宁静生活,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追求自然和谐的生活境界。

颔联“受风散种溪边竹,听雨新移窗外蕉”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在山居生活中的感受。这里的“受风散种溪边竹”指的是诗人在山居生活中,常听到风吹竹林的声音,感受到大自然的生机勃勃;而“听雨新移窗外蕉”则是指诗人在山居生活中,常听到雨点打在窗外蕉叶上的清脆声音,让人心旷神怡。这两句诗通过具体景物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之情。

颈联“一卷常持高士传,小年乐事足逍遥”则是诗人对读书生活的赞美和自勉。这里的“一卷常持高士传”指的是诗人常读陶渊明《归去来辞》等古代隐士的诗篇,从中汲取精神力量;而“小年乐事足逍遥”则是指尽管年岁尚小,但有这些读书的乐趣足以让自己逍遥自在。这两句诗既展示了诗人对读书的热爱,也表达了他追求隐逸生活的决心和自信。

整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对山居生活的热爱和向往,同时也展现了其对读书和隐逸生活的热爱和追求。诗人以平淡的笔触勾勒出一幅幅生动的自然风景画,使读者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同时,诗中蕴含的哲理和情感也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启示和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