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声在松下,涛声在松上。
高人如太冲,轩轩逸兴放。
诗句释义:溪水声在松树底下,涛声则在松树上。
高人像陶渊明一样潇洒,他的志向高远而不受拘束。
译文:溪水声在松树底下,涛声则在松树上。
高人如陶渊明般洒脱,他的志向高远而不受拘束。
注释:董邦达(约1265年前后-1340年前后),字元善,号东皋子,浙江绍兴人。元代著名画家、书法家。他擅长山水画,与赵孟頫齐名。他的书法也颇具特色,被誉为“董氏书体”。《题董邦达山水十六幅 其十 云际涛声》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的诗作,通过对山水和涛声的描绘,展现了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
赏析:这首诗以其独特的艺术手法和深邃的内涵,展示了董邦达对自然景观的独特感受和深厚情感。他以简洁的语言和流畅的诗句,将大自然的美丽和壮丽展现得淋漓尽致。同时,他也通过对山水和涛声的描绘,表达了自己对自由、独立、豁达的人生态度的追求。这种追求不仅体现在他对自然的观察和描绘上,更体现在他对人生和世界的理解和思考上。因此,这首诗不仅是一首描写自然景观的诗作,更是一首具有深刻哲理和人文内涵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