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惯得句,画客漫成图。
仿佛襄阳孟,寻梅兴不孤。

【解析】

这是一首题咏董邦达的山水画的作品。诗前四句为第一部分,首联以诗人的口吻点出画面的主题,颔联描写了诗人与画家共同欣赏画中景象的情景,颈联写画中人物与现实人物的相类之处,尾联点出画家在画中寻到的兴味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后四句为第二部分,诗人用“仿佛”两字将画中景与襄阳孟浩然联系起来,表现画中有真景,有真意,有真趣。尾联两句,诗人以“兴不孤”表达对画家作品的喜爱之情。整首诗结构严谨,语言简练,含蓄蕴藉,意味深长。

【答案】

译文:我习惯了作诗的格律,而画家却喜欢随意挥洒。好像画中的孟浩然,他寻觅梅花的心情并不孤单。

注释:

①寒林:指冬日里树木光秃,枝干裸露的样子。策蹇(jiǎn):古代一种有高齿木跟的轻便车。②襄阳:即孟浩然,唐代著名诗人,号孟山人。③兴不孤:意思是说,画家在画中找到了乐趣。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赞美董邦达画艺之作。首联“诗人惯得句,画客漫成图”,诗人习惯于作诗,而画家则喜欢随意挥洒,一语双关地赞美了画家。

颔联“仿佛襄阳孟”,诗人由画中的景色联想起历史上著名的文人孟浩然来,巧妙地把画和历史名士联系起来。颈联“寻梅兴不孤”,诗人进一步指出画中有真景、有真意、有真趣,表达了自己对画家作品的喜爱。

这首诗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前半部分虚写诗人与画家共同赏画的情趣,后半部分实写画作中的意境之美。整首诗既抒发了对友人作品的赞赏之情,又寄寓了自己的人生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