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然曛色落岩扉,适可肩舆下翠微。
伏枥马闻墙外聚,投巢鸟向树深飞。
欲观夕景观初暮,不辨峰姿辨四围。
半日促成诗廿首,明朝可罢咏而归。
【译文】
苍茫的黄昏景色落在山岩的门扉上,恰好我乘着轿子下到翠绿的小山冈。
骏马在墙外聚集,投巢的鸟儿向树深处飞翔。
想看看夕阳景色,刚觉得初暮时分景色奇特,不辨山峰的姿色而只觉四周景色奇妙。
半天时间写出了二十首诗,明天可以放下笔罢去咏赏而回家了。
【注释】
苍然:苍茫的样子。曛(hūn)色:昏暗的色彩。落岩:落山。适可:刚刚。肩舆:轿子。翠微:翠绿的山冈。伏枥:马停在马槽旁边休息。墙外聚:马儿在墙外聚集在一起。投巢:鸟筑巢。向树深飞:向树丛深处飞去。观夕景:观赏夕阳景色。初暮:刚过初昏。峰姿:山峰的形态。辨四围:辨四方。半日:半天。
赏析:
本诗写诗人游香山时所见晚霞美景,抒发诗人热爱自然、追求美好的情怀。
第一句“苍然曛色落岩扉”描写了香山落日时分的景象,用“苍然”形容天色,描绘出一片朦胧的黄昏景象;用“曛色”,则更突出了天色的暗淡。这一句不仅写出了香山傍晚的美丽,也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深深的赞美之情。
第二句“适可肩舆下翠微”则是写诗人下山的情景,“适可”是说刚好,“肩舆”是指轿子,这里指的就是诗人自己。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游览时的轻松愉快,也表现了他对大自然的深深喜爱。
第三句“伏枥马闻墙外聚,投巢鸟向树深飞”是写马和鸟的行为,通过它们的动作,进一步渲染了香山傍晚的美景。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使马和鸟都有了人的感情,更加生动形象地表现出香山的景色之美。
最后两句“欲观夕景观初暮,不辨峰姿辨四围”则是诗人自己的感叹和评价。他想要欣赏夕阳下的景色,却发现初暮时分的景色已经非常美丽,但他却无法分辨出山峰的形态,只能感觉到四周的景色奇妙无比。这句诗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深热爱,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美的无限向往和追求。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香山傍晚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