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春讲集群英,书义经微细讨评。
四海耕桑因所利,万几敕毖省其成。
讵惟守注毋甚解,亦曰尊闻在力行。
内外交修非二事,邻哉思日赞治平。
【注释】
仲春:春季。经筵:帝王在听政之余,为儒臣讲论经书之地。群英:众多英才。微细:精微细小。
所利:对国家有利。敕毖:皇帝的圣谕。省:考察。力行:身体力行。二事:两件事。思日赞治平:希望有一天能辅佐治理天下。
【赏析】
这是一首颂扬皇帝听政之余讲论文义的诗,全诗以歌颂为主调,但最后一句“邻哉思日赞治平”是点题之笔。
首联写皇帝在听政之余,与文臣一起谈论经义。诗人把皇帝与文臣并提,称他们为“群英”,这既表明了君臣之间平等的君臣关系,又表现了皇帝重视人才的思想;“书义经微细讨评”一句,表明皇帝对文臣讲的经义很重视,要求讲者对经义要进行深入精细的讨论。
颔联写皇帝关心百姓的生活生产。“四海耕桑因所利”,意思是说皇帝关心百姓的生活生产,因为这样做有利于国家。“万几敕毖省其成”,意思是说皇帝还十分关心国家的政务,因为这样做可以考察国家治理的成果。
颈联两句用两个典故来说明皇帝的治国之道。“讵惟守注毋甚解”,意思是说皇帝不仅不满足于只做一名守职的官员,而是要求自己有真才实学,能够真正理解和掌握治国之道。“亦曰尊闻在力行”,意思是说皇帝认为只有亲身实践才能体会到学问的真正含义,而这种体会只有在身体力行的过程中才能获得。
尾联是全诗的主旨所在,诗人通过这一诗句表达了自己的思想感情。“内外交修非二事”,意思是说国家的内政和外交工作不是两件互不相干的事情;“邻哉思日赞治平”,意思是说希望有一天能辅佐治理天下。这里的“邻哉”指代作者自己,意思是说希望自己能够像邻国一样,为国家的繁荣富强出一份力;“赞治平”指代作者自己的理想,意思是说希望有一天能辅助君王治理天下,使国家走向繁荣富强的道路。
这首诗以颂扬皇帝为主旨,但同时又表现出作者对国家政治的深切关心和个人抱负的强烈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