磈石如飞堕复留,春来处处有泉流。
既云到则云停可,弗以高而以夐幽。
消得片时心不系,促成七字兴堪酬。
虚亭十笏千峰入,芥子须弥即此不。
【诗句释义】
古中盘:即指盘山。
磈石如飞堕复留,春来处处有泉流。
磈石:陡峭的石头。
如飞堕复留:像飞翔坠落又停留下来。
春来:春天到来时。
处处:到处。
有泉流:有泉水流动。
既云到则云停可,弗以高而以夐幽。
到:到达,此处指登上盘山。
则云停可:便可以停留了。
弗:不。
以:因为,由于。
高而以夐幽:虽然很高但却幽静深远。
消得片时心不系,促成七字兴堪酬。
消得:值得。
片时:一会儿。
心不系:心情不牵挂。
促七字兴堪酬:激发出了七个字的兴致足够回报。
虚亭十笏千峰入,芥子须弥即此不。
虚亭十笏:空亭只有十笏大(一笏为八寸见方),虚亭指代小亭子。
芥子:芥子花,佛教语,比喻极微小之物。
须弥:佛经中的大山名,意为“世界”。
即此不:就是这个意思。
赏析:
这是诗人登上盘山后写的一首咏物诗。诗人通过描写盘山的奇特景色,表达了自己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全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意味。
首联两句写盘山之景。诗人描绘了盘山的峭壁陡崖和泉水流淌的景象,形象生动地展现了盘山的自然美。这两句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夸张手法,将“如飞堕复留”的磈石比作“如飞坠又停留”,将“春来处处有泉流”的美景比作“处处”都有的“泉流”。这些比喻不仅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染力,也让人更深入地理解了盘山的美丽。
颔联两句抒发了诗人的感受。诗人说,既然已经到了这里,就可以停下来欣赏风景;虽然很高但却幽静深远。这两句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反问句式,表达了他对盘山美景的赞美之情。这种表达方式使得诗歌更加具有哲理性和深刻性。
颈联两句描绘了盘山的险峻之美。诗人说,只需片刻,就足以让心情不牵挂;激发出七个字的兴致足够回报。这两句中,诗人运用了夸张和象征的手法,将短暂的时间比作“片刻”,将七个字的心情比作可以回报的“兴致”。这种表达方式使得诗歌更加具有画面感和动感。
尾联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盘山的喜爱之情。诗人说,这座小亭子虽小,却容纳着千峰万壑;它就像一粒芥子一样微不足道,但却又包含了整个须弥世界。这两句中,诗人巧妙地运用了对比和象征的手法,将小亭子比作容纳了千峰万壑的“须弥”,将芥子花比作包含了整个世界的“芥子”。这种表达方式使得诗歌更加具有深度和内涵,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深深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