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北由来有石堤,加长五百丈延西。
依依万井眠宵稳,嶪嶪崇墉出水齐。
凶岁经营还代赈,洪波缓急赖相批。
即看绿野耕桑起,保障千秋永福禔。
【注释】
阅:浏览,观察;徐州:今江苏徐州市。城西石堤:在徐州城西。石堤:指用石头砌成的堤坝,用以防洪的。加长:延长。五百丈:五百里,古代一里约合五丈。延西:伸向西边。依依:形容众多而连绵不断的样子。嶪嶪:高耸的样子。崇墉:高大的城墙。凶岁:荒年、歉年。经营:治理;赈:赈济,救济。洪波:大波浪。缓急:紧急和不紧急。相批:相互救助。即看:就可以看到。绿野:指田野。耕桑:耕种。起:兴起,开始。保:保护,保全。永福:永久幸福。禔(zhí):同“祺”,祥兆,吉征。
【赏析】
此诗是作者于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任河南行台中丞时所作。《阅徐州城西石堤》是一首咏史诗,诗人通过咏史抒发了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及对国泰民安的祝愿。全诗四句,每句七字,共二百零三个字。前两联为首二句,后两句为次四句。第一句写石堤之长,第二句写石堤之高,第三句写石堤之固,第四句写石堤之妙。
这首诗的开头两句:“城北由来有石堤,加长五百丈延西。”写的就是位于徐州城西的石堤。这一句中,“城北”二字点出地点,“由来”二字表明时间,“有石堤”则是对整个石堤的概括性描述。“加长五百丈”是说石堤的长度比原先增加了五百丈。这里的“五百丈”是夸张的手法,实际并不存在这么长的距离。
“依依万井眠宵稳”这句诗的意思是,石堤如同万口之家一样紧密相连,人们在夜晚安稳地入睡,不必担心洪水会将房屋冲毁。这句诗通过描绘石堤的景象,表达了人们对石堤的赞美之情。
“嶪嶪崇墉出水齐”中的“嶪嶪”是指高耸入云的样子,“崇墉”指的是高大的城墙,“出水齐”则是指城墙与河水相接的地方。这句诗的意思是说,石堤如同高耸入云的城墙一样坚固,河水与之齐平。这样的描写使得石堤显得更加雄伟壮观,也更加令人敬畏。
“凶岁经营还代赈,洪波缓急赖相批”中的“凶岁”指的是灾害频发的年份,“经营”则是治理的意思。这里的“还代赈”可以理解为在灾害发生时及时进行治理和赈济。“洪波缓急”则是说大波浪的起伏不定。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在灾年的时候,人们需要及时进行治理和赈济,而那些能够平息大波浪的力量则可以相互救助。这里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治理和自然灾害的看法。
“即看绿野耕桑起”中的“即看”可以理解为立即就可以看到的意思。这里的“绿野”指的是农田,“耕桑”则是农耕活动。这句诗的意思是说,一旦人们开始在农田上劳作,那么国家就能得到保障,人民也能享受到长久的幸福。这里的“即看”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繁荣稳定的美好期望。
“保”即保护、保全之意,“千秋永福禔”中的“永福”则是指永久的幸福。这句诗的意思是说,只要人们努力工作,保护好自己的家园,那么国家就能得到保全,人民也能享受到永久的幸福。这里的“千秋永福禔”表达了作者对于国家安定和人民幸福的祝愿。
整首诗通过对徐州城西石堤的描绘和对国家治理的议论,表达了作者对民生疾苦的同情以及对国家治理和自然灾害的看法。同时,诗人也表达了对自己祖国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