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晓发近盂城,上岸乘骢按辔行。
綪茷珩紞却虚饰,黔围黎绕验真情。
早知江国民居庶,且喜槐街米价平。
历阅党军堤复旧,回思去岁尚心惊。
过高邮州
黄龙晓发近盂城,上岸乘骢按辔行。
綪茷珩紞却虚饰,黔围黎绕验真情。
早知江国民居庶,且喜槐街米价平。
历阅党军堤复旧,回思去岁尚心惊。
【注释】
- 过高邮州:指作者曾经在过高邮(今江苏高邮)任职。
- 黄龙:指代高邮州长官的官号或职位。
- 近盂城:指从黄龙出发到达盂城(今属江苏省)。
- 上岸:指到达目的地后上岸。
- 乘骢:骑上公马。
- 按辔:驾驭着马匹。
- 綪茷:用玉装饰的马鞍和马勒等马具。
- 珩:玉佩。
- 紞(dān):玉制的耳环。
- 黔:黑色。
- 黎:黑色丝织品。
- 验真情:验证真实情况。
- 早知:早就知道。
- 江国:指长江以南的国家,也泛指南方地区。
- 民居:人民的住宅。
- 庶:众多。
- 槐街:指扬州市东门大街,俗称“南门大街”。
- 米价:粮食价格。
- 党军:即北伐军队,北伐战争。
- 堤复旧:堤坝恢复了原貌。
- 回思:回想起来。
【翻译】
清晨离开黄龙,准备前往盂城,上岸后骑上马并驾车前行。用玉装饰的马鞍和马勒等马具显得过于豪华,而黑色的丝织品则掩盖了真实的情况。早早就知道江国民居多而且富裕,并且高兴地发现扬州市东门大街的米价已经恢复正常。经过北伐战争的洗礼,堤坝恢复了原貌,我回想起去年时仍然心有余悸。
赏析:
此诗作于诗人任过高邮州知州期间。开头两句写诗人早起赴任,到盂城上岸,并骑马前行的情景。颔联两句是说,用玉装饰的马鞍和马勒等马具显得过于豪华,而黑色的丝织品则掩盖了真实的情况。颈联两句是写诗人得知当地百姓生活富足,粮价稳定的情况,同时也表达了对北伐战争胜利的欣慰之情。尾联两句是说,经过北伐战争的洗礼,堤坝恢复了原貌,诗人回想起去年时仍然心有余悸。全诗语言质朴流畅,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人民生活和国家命运的深刻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