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致从奇花塔称,庑廊那泥十三层。
雁王不异真如性,象教恒标最上乘。
历历隋唐一弹指,依依风月两良朋。
朅然题句朅然去,付与初非识字僧。

这首诗描绘了广惠寺塔的壮观景象和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

诗句释义

  1. 别致从奇花塔称,庑廊那泥十三层:这里“别致”意味着这个塔与众不同,具有特殊的魅力。而“奇花塔”可能是一个比喻,表示这个塔的形状像一朵美丽的花朵。”庑廊”是指塔的外廊,”那泥十三层”则指的是这座塔共有十三层,每一层都是用泥土建造的。

  2. 雁王不异真如性,象教恒标最上乘:这里的“雁王”可能指的是大雁,因为大雁在天空中排成V字形飞翔,就像雁王一样。而“真如性”可能指的是佛法的本质或真理。“象教恒标最上乘”则表明佛教的各种教义和方法都在这最高的层级上被强调和展示。

  3. 历历隋唐一弹指,依依风月两良朋:这句话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友情的长久。”历历”表示清晰可见,”隋唐”可能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两个朝代,也就是隋唐时期,这是诗歌中提到的一个历史背景。”一弹指”是一个佛教用语,表示短暂的时间。”依依风月两良朋”则描绘了诗人与朋友之间深厚的友谊,他们共同欣赏着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月光。

  4. 朅然题句朅然去,付与初非识字僧:这里的“朅然”可能表示突然或者毅然的态度,“题句朅然去”可能是指诗人在塔上留下了自己的题词后,就毅然离去的行为。“付与初非识字僧”则表明诗人留下的文字是给那些不是以读书识字为职业的人看的,也就是说,这些文字是写给那些真正懂得它含义的人看的。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广惠寺塔的独特景象和诗人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展现了诗人的审美观和哲学思想。同时,通过对历史背景和友情的描述,也表达了诗人对于人生和友情的珍视。诗中的语言优美,意象生动,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