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言梵呗原无解,会解翻嫌费译思。
剥尽蕉芽心莫得,寻穷鹿角梦方知。
全提可识由来半,三点还他只是□。
咨汝衣黄偏袒辈,文殊成所作奚为。
【诗句释义】
梵呗:佛教音乐。
人言梵呗原无解,会解翻嫌费译思。
人们说梵呗没有解法,如果理解了反而觉得翻译很费力。
剥尽蕉芽心莫得,寻穷鹿角梦方知。
剥去蕉叶的嫩芽,心里才明白;寻找鹿角,才能理解梦境。
全提可识由来半,三点还他只是□。
“全提”是佛家用语,指的是“圆顿”,意为圆满、彻底;“三点”指的是佛经中的“三句偈语”。意思是说,通过理解“全提”,就能知道什么是佛经中的“三句偈语”。而“他只是□”一句,可能是对“三点”一词的解释或解释其含义。
咨汝衣黄偏袒辈,文殊成所作奚为。
你们穿着黄色的衣服偏袒着身体,为什么还要学习佛法呢?这似乎是在质疑为什么要学习佛法。
【译文】
人们说梵呗没有解法,如果理解了反而觉得翻译很费力。
剥去蕉叶的嫩芽,心里才明白;寻找鹿角,才能理解梦境。
通过理解“全提”,就能知道什么是佛经中的“三句偈语”。而“他只是□”一句,可能是对“三点”一词的解释或解释其含义。
你们穿着黄色的衣服偏袒着身体,为什么还要学习佛法呢?这似乎是在质疑为什么要学习佛法。
【赏析】
这是一首关于佛学修行的诗。首句“人言梵呗原无解,会解翻嫌费译思”,表达了人们对佛学修行的一种误解和困惑。他们认为佛学修行没有解法,即使理解了也无法完全领悟,因此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翻译和研究。然而,这种误解其实是不准确的。实际上,佛学修行并非没有解法,只要我们用心去领悟,就能够理解其中的真谛。
中间两句“剥尽蕉芽心莫得,寻穷鹿角梦方知”,进一步解释了佛学修行的过程。首先,我们需要剥去心灵上的障碍(蕉芽),才能看到内心的真实(心莫得);然后,我们需要在梦中寻找真理(寻穷鹿角),才能真正理解梦境的含义。这个过程虽然艰难,但只有经历了这个过程,才能真正理解佛学修行的内涵。
后两句“全提可识由来半,三点还他只是□”,则提出了一个关于佛学修行的问题:如何才能真正地理解佛学修行?诗人的回答是“全提可识由来半”,即通过理解“全提”,就能知道什么是佛经中的“三句偈语”。而“三点还他只是□”一句,可能是在解释“三点”一词的含义。这里的“□”可能是一种符号或者标记,用来表示一种特定的意义或含义。
最后两句“咨汝衣黄偏袒辈,文殊成所作奚为”,则直接质疑为何要学习佛法。诗人认为,既然大家都穿黄色的衣服偏袒身体,那么学习佛法又有什么意义呢?这可能是在反问为什么要学习佛法,或者质疑为什么要追求真理和智慧。
这首诗通过对佛学修行过程的描绘和对学习佛法意义的质疑,表达了对佛学修行的深刻理解和反思。它提醒我们要用心去领悟佛学修行的内涵,不要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更不要为了追求外在的形式而忽视了内在的真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