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侐精蓝灵鹫前,大孚犹忆永平年。
域中佛法最初地,院外春光二月天。
回禄似观成坏相,维新仍列象龙筵。
阇黎冀施教先施,不戒当勤种福田。

显通寺即事

有侐精蓝灵鹫前,大孚犹忆永平年。

域中佛法最初地,院外春光二月天。

回禄似观成坏相,维新仍列象龙筵。

阇黎冀施教先施,不戒当勤种福田。

注释:

  1. 侐精:指佛教中的精进心或决心。
  2. 大孚(fú):指大乘菩萨的德行或信仰。
  3. 域中:指佛教所倡导的世界。
  4. 佛法:佛教的教义和修行方法。
  5. 最初地:指佛陀最初教导的地方。
  6. 院外:指的是显通寺之外的地方。
  7. 回禄: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灾祸,这里比喻某种灾难或不幸事件。
  8. 维新:指佛教中的变革或创新。
  9. 象龙筵:指佛教仪式中的大象和龙座。
  10. 阇黎(jié lí):梵语“阇梨”(dhyānirī)的汉译,意为教师、导师。
    赏析:
    这首诗描写了显通寺的景色和气氛,以及作者对佛教的理解和感悟。全诗以“显通寺即事”为题,通过对显通寺内外景象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于佛教的敬仰之情。
    首句“有侐精蓝灵鹫前”,描绘了寺院内雄伟壮观的景象,体现了佛教的庄严和神圣。这里的“侐精”指的是坚定的决心或意志,“蓝灵鹫”则是指佛教中的灵鹫山,象征着智慧和真理。
    次句“大孚犹忆永平年”,表达了作者对于过去岁月的回忆和怀念。这里的“大孚”指的是大乘菩萨的德行和信仰,“永平年”则是指佛教传入中国的历史时期。通过这句话,诗人表达了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以及对历史的感慨。
    第三句“域中佛法最初地”,进一步强调了佛教在中国文化中的重要地位。这里的“域中”指的是整个世界,“佛法”指的是佛教的教义和修行方法,“最初地”则是指佛陀最初教导的地方。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佛教教义的认同和理解。
    第四句“院外春光二月天”,描绘了显通寺外面的春天景色。这里的“春光”指的是春天的美景,“二月天”则是指春季的天气。通过这句话,诗人将寺院外的美景与佛教文化相结合,展现了佛门之外的自然之美。
    第五句“回禄似观成坏相”,运用佛教中的轮回观念来表达世事无常的道理。这里的“回禄”指的是佛教中的业力和因果报应,“观成坏相”则是指观察事物的变化和终结。通过这句话,诗人表达了对世事变化无常的感慨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第六句“维新仍列象龙筵”,继续运用佛教文化来表达作者的思想境界。这里的“维新”指的是佛教中的变革和创新,“列象龙筵”则是指佛教仪式中的大象和龙座。通过这句话,诗人表达了对于佛教革新和改革的认可和支持。
    最后一句“阇黎冀施教先施,不戒当勤种福田”,则是对佛教教育和文化的贡献进行了总结。这里的“阇黎”指的是佛教教师或导师,“冀施教先施”则是指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先行教化自己,然后才能去教育他人。而“不戒当勤种福田”,则是指通过自己的修行和努力,可以为众生创造一个良好的修行环境,即所谓的“福田”。通过这句话,诗人表达了对于佛教教育事业的支持和贡献。
    整首诗通过描写显通寺的景色和气氛,以及作者对于佛教的理解和感悟,展现了诗人对佛教文化的敬仰之情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