溪山深处惬幽探,涧道频驱小步骖。
人面峰开墅忽到,树头楼出景全含。
掀笼放去冲霄鹤,卷幔招来落嶂岚。
五度经临诗六首,笑看创得作陈谈。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从题材内容、情感主旨、手法特点等多方面分析诗歌意象的特点,然后根据题目的要求进行具体的赏析。
“溪山深处惬幽探”,这一句写出了诗人在山中游览的愉悦心情。“溪山深处”是写景,而“惬幽探”则是写情,表现了他内心的愉悦与惬意。“溪山”指的是眼前的自然风景,而“深”、“幽”则表达了作者对这种美景的喜爱之情。“惬幽探”三个字,道出了游人的心情,也道出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涧道频驱小步骖”,这一句写出了游人在山中行走的艰辛与不易。这里的“涧道”、“小步”都是描写山路崎岖难行的情况,而“频驱”、“小步骖”则写出了游人的艰辛之态,表现了游人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这句诗通过描写游人的行动与心境,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赞美。
“人面峰开墅忽到,树头楼出景全含”,这是第二联。前两句描写了山路的艰难与险峻,而接下来的两联则是描写景色的变化与变化过程。“人面峰开墅忽到”,这一句是说,当游人看到山峰被云雾遮挡的时候,突然看到了一座别墅。这里的“人面峰”是形容山峰的形状,而“墅忽到”则写出了别墅突然出现的情景。“树头楼出景全含”,这一句是说,当游客登上山巅时,可以看到一座楼阁出现在视野中。这里的“树头楼”是形容楼阁的位置,而“景全含”则写出了整个景观被楼阁所包容的情景。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景色的变化与变化过程,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之情。
“掀笼放去冲霄鹤,卷幔招来落嶂岚”,这是第三联。前两句是描写游人看到的风景,而后两句则是描写了游人与这些景物之间的互动。“掀笼放去冲霄鹤”,这一句是说,当游客打开笼子放出飞鸟时,一只飞鸟冲向了天空。这里的“掀笼放去”是指游客将飞鸟放飞,而“冲霄鹤”则是形容飞鸟展翅高飞的场景。“卷幔招来落嶂岚”,这一句是说,当游客收起帘幕时,一阵山风吹来,带着山间的云雾。这里的“卷幔”是指收起帘幕的动作,而“落嶂岚”则是形容山间云雾缭绕的景象。这两句诗通过描绘游人与飞鸟之间以及飞鸟与山间云雾之间的互动,展现了诗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相处之情。
第四联是诗人自赞的句子:“五度经临诗六首,笑看创得作陈谈。”这一句是说,我五次经过这里,创作了六首诗篇。现在我又来到这里,不禁笑了起来。这里的“笑看创得作陈谈”是指诗人对自己过去的作品感到不满,认为自己的创作已经过时了,而现在他又再次来到这个地方,看到这里的美景,不禁感到高兴。这一句诗既是对过去作品的评价,又是对自己创作能力的自我肯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山水田园诗。诗人以清新的语言,优美的意境,生动的比喻,刻画了山林中的清幽静美,表达了诗人热爱自然的感情。全诗四联,每联由四个句组成,共十六句。第一联写诗人在山中游览的愉悦心情;第二联描绘山路的艰难与险峻,以及景色的变化过程;第三联描写游人与飞鸟、山间云雾之间的互动情景;第四联是诗人自赞的句子,既对自己过去的作品感到不满,认为自己的创作已经过时了,现在又来到这里,看到这里的美景,不禁感到高兴。整首诗结构紧凑,脉络清晰,层次分明,富有节奏感。同时,诗人运用了许多生动的动词和形容词,使诗句更加生动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