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山触处耐吟凭,呵冻摛词兴偶乘。
日落遥峰一片霭,泉流古涧几条冰。
披寒檐梠纷还鸟,缀景招提不著僧。
寻鹿入宵归趁月,鋗人何事更张灯。

【诗句释义】

冬日山景触处皆可吟赏,寒冷中我挥笔赋诗以抒发心情。

夕阳落下时远山峰一片云雾缭绕,泉水流淌在古老的山涧中形成几块冰层。

披着寒风的屋檐上飞鸟纷至沓来,点缀着景色的招提寺里没有僧人。

寻猎者夜归时趁着月光,驱赶马匹的人为何还要点亮灯光。

【译文】

冬日的景色触手可及,可以尽情吟咏欣赏。

寒冷之中,我挥毫泼墨写下诗句来抒发心中的情思。

夕阳西下时分,远山峰峦被一层薄雾笼罩,仿佛置身于仙境一般。

泉水从古老的山涧中流淌而出,汇成几条晶莹剔透的冰河。

披着寒风的屋檐上,鸟儿们纷纷飞回栖息之地,为寂静的村庄增添了些许生机。

夜晚,人们开始寻找猎物,他们骑着骏马,手持火把,一路追逐着那些狡猾的野兽。

为了照亮前行的道路,人们点亮了手中的灯笼,照亮了前方的路。

这些灯笼在黑暗中闪烁着微弱的光芒,为黑夜带来了一丝温暖。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山乡的宁静美景。首句“冬山触处耐吟凭”表达了诗人对冬日山景的喜爱和赞赏之情。接着,诗人运用生动的描写手法,将冬日的山景描绘得栩栩如生。他写道:“呵冻摛词兴偶乘”,意指在寒冷的天气中,诗人兴致勃勃地挥笔写下诗句。这一句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才情与豪放不羁的个性,也展示了冬日山景的独特魅力。

第二句“日落遥峰一片霭”进一步描绘了日落时分的景象。诗人用“一片霭”来形容山峰上的云雾,给人一种朦胧而神秘的感觉。这种描绘手法使得整首诗更加富有画面感和意境美。同时,这也暗示了诗人心中对于美好事物的向往和追求。

第三句“泉流古涧几条冰”则是对自然景观的具体描写。诗人通过描绘泉水流淌在古老的山涧中形成的几块冰层,展现了冬日山间的清冷之美。这种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观的壮阔与壮观,也反映了诗人对于自然环境的热爱和敬畏之心。

第四句“披寒檐梠纷还鸟”,则描绘了一幅鸟儿归巢的画面。诗人用“披寒檐梠纷还鸟”来形容鸟儿们在寒冷的天气里纷纷飞回栖息的地方。这一句既体现了诗人对生命现象的观察与感悟,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生命的尊重和关爱。

第五句“缀景招提不著僧”,则是对招提寺的描写。诗人用“缀景招提不著僧”来形容寺庙中的僧侣们并未出现在画卷中的景象。这一句既体现了诗人对于世俗生活的淡泊与超脱,也揭示了他对禅宗思想的理解和认同。

第六句“寻鹿入宵归趁月”,则描绘了一幅猎人夜间狩猎的场景。诗人通过描绘猎人在夜色中追逐鹿群的情景,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关系。同时,这也反映了诗人对自由与冒险精神的追求。

最后一句“鋗人何事更张灯”,则是对夜晚灯火通明场景的描绘。诗人用“鋗人何事更张灯”来形容人们为什么要在夜晚点亮灯光的原因。这一句既体现了人们对光明的追求与向往,也反映了他们对美好生活的期待与憧憬。

全诗通过对冬日山乡景象的细腻描绘和对自然、人文景观的具体描写,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与追求。同时,诗人也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生命、自然、自由等主题的思考与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