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寿山光隔岁看,初韶行庆驻鸣銮。
朱琴仪凤调伶史,翠釜供羊出大官。
诗孰蔡襄咏嘉祐,节同景德宴蒲端。
何期戎索兹开拓,敬保金瓯永乂安。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语言的能力。此类题的解答,首先应从整体上把握诗歌的内容,明确主旨,在此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诗作进行具体分析。此题为“形式与内容”综合题,既考察对诗句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也考察对诗歌形式的赏析。要求考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能准确、流畅地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

“万寿山光隔岁看,初韶行庆驻鸣銮”,首联写景。万寿山是皇家园林,也是皇帝游乐之地。作者用“隔岁看”来形容万寿山的遥远,用“初韶行庆驻鸣銮”来点出宴会的主题。“朱琴仪凤调伶史,翠釜供羊出大官”,颔联描绘宴会的盛况。“朱琴仪凤调伶史”,指宴席上的音乐,有鸾凤和鸣的乐曲,还有伶人歌唱。“翠釜供羊出大官”,指宴席上的美食,羊肉汤锅香气四溢,令人垂涎。“诗孰蔡襄咏嘉祐,节同景德宴蒲端”,颈联写诗。“孰”、“同”都是虚词,没有实际意义,只是用来加强语气。作者提到历史上两位文人——蔡襄和蒲端,他们曾经为宴会赋诗。“何期戎索兹开拓,敬保金瓯永乂安”,尾联抒发感情。“戎索兹开拓”指国家需要开拓,作者希望国家能够繁荣昌盛。“金瓯永乂安”即国家的安宁。

【答案】

(1)①万寿山:位于京城中轴线北端西侧,是元世祖忽必烈为了纪念其母亲所建。②初韶:指正月初一的朝贺日,也称元正。③驻鸣銮:指皇帝出行时鸣响的鸾铃。④蔡襄:宋代书法家,政治家,诗人。⑤景德:宋真宗年号。

(2)译文:万寿山隔岁月而遥望,初次听到皇帝的庆典歌声驻在鸣銮车驾上。朱弦上奏出了鸾凤和谐的乐曲,伶人唱歌赞美着美好的食物。谁料想这宴会如此盛大?蔡襄曾经赋过诗,皇帝的节令与景德相同。我怎敢忘记这国家安定的大事啊!

(3)赏析:本诗是作者为万寿山赐亲藩及诸回部宴会而作。前二句描写宴会前的景物,后二句描写宴会时的盛况。首联写宴会前的景色,以万寿山之远来反衬出皇帝的尊贵;颔联写宴会上的热闹场景,突出了宴会的隆重;颈联写宴会中的诗词创作活动,以诗人的才情来歌颂宴席的丰盛;尾联抒发作者的感情,表达了对国家安定的美好祝愿。全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富有哲理性和艺术感染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