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岁时行奉大安,山庄庆节侍慈欢。
光明遍照恒沙界,端正何须七宝攒。
高下岩枫疑桂馥,友群野鹿共蟾看。
底缘益觉中秋好,地迥楼台近广寒。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林光朝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下面逐句进行解析:

第一句“岁岁时行奉大安”,字面意思是每年定期地为皇家服务,这里可以理解为每年中秋时,宫廷中都会举行庆祝活动,以表示对太后的尊敬和祝福。

第二句“山庄庆节侍慈欢”,描述了在山庄中庆祝节日的场景,这里的“山庄”可能指的是太后的住所,而“庆节”则是指中秋节。侍奉太后,共同欢庆这个特殊的日子。

第三句“光明遍照恒沙界”,这里的“光明”象征着明亮的月光,而“恒沙界”则是一个佛教用语,表示无边无际的世界。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中秋节的月色如银,普照大地的景象。

第四句“端正何须七宝攒”,这里的“端正”可能指的是月亮的形状,而“七宝攒”则是佛教中的一种说法,表示佛家七宝,即金、银、琉璃、砗磲、珊瑚、玛瑙、珍珠。这句话可能是在表达中秋节赏月不需要过多的装饰,只要自然美好就足以令人陶醉。

第五句“高下岩枫疑桂馥”,这句诗描绘了中秋夜晚的景色,岩上的枫树在月光下显得格外高大,仿佛可以闻到桂花的香气。

第六句“友群野鹿共蟾看”,描述了一群野鹿与人们一起观赏明月的情景。这里的“蟾”指的是月亮,而“友群”则可能是指与人们一起欣赏的人。

第七句“底缘益觉中秋好,地迥楼台近广寒”,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于中秋节的喜爱之情。他感叹,在这样的夜晚,人们能够感受到中秋的美好,远离尘世的喧嚣,与亲人朋友一同享受这难得的宁静时刻。这里的“广寒”指的是月亮中的嫦娥仙子,也代表了中秋节的象征。

整首诗通过对中秋节的描绘,展现了宫廷中庆祝节日的热闹场景,以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时光。同时,诗歌也传达了作者对中秋节的热爱和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