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庄行庆中秋度,呦鹿鸣时可重迟。
野水寒滩循迤逦,旧藩新附尽追随。
几重塞树含霜色,一缕村烟起晓炊。
更有予心诚慰处,告成多稼幸如茨。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热河启跸木兰行围之作的诗。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山庄行庆中秋度,呦鹿鸣时可重迟” - 描述在山庄庆祝中秋节的情景。
  2. “野水寒滩循迤逦,旧藩新附尽追随” - 描述沿着河流前行的景象,以及旧藩和新附都跟随其后的情形。
  3. “几重塞树含霜色,一缕村烟起晓炊” - 描述早晨时分,塞树上覆盖着霜,而村庄中升起了炊烟。
  4. “更有予心诚慰处,告成多稼幸如茨” - 描述诗人心中得到安慰的地方,以及他对于丰收的喜悦之情。

译文:
山庄中秋庆团圆,鹿鸣声中岁月悠悠。
河边寒滩路漫长,新旧藩国皆相随。
山峦披霜显壮丽,晨炊袅袅升天隅。
我心宁静喜洋洋,丰收之喜乐无边。

赏析:
这首诗以描绘中秋节庄严肃穆的庆典场景开始,接着转向广阔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诗中的“呦鹿鸣时可重迟”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转的感慨,同时也暗示了节日气氛中的宁静与和谐。

“野水寒滩循迤逦,旧藩新附尽追随”描绘了一幅河流两岸景色的画面,既有冷清的自然景象,也有热闹的人文活动,反映出作者对这种复杂情感的体验和感受。

“几重塞树含霜色,一缕村烟起晓炊”则展现了边疆地区的壮美风光,同时也反映了当地人民的生活状态。这里的“几重”和“一缕”都运用了夸张的手法,增强了诗句的表现力。

最后两句“更有予心诚慰处,告成多稼幸如茨”则是整首诗的情感高潮,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满足和喜悦。这里的“告成多稼”指的是庄稼丰收,而“幸如茨”则用比喻的手法表达了诗人对于丰收的喜悦之情。

这首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文风情,传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同时,它也体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人民的关怀与期望。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