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岁来瞻匪事频,吾衷有愿此虔申。
音容日远仍如昔,松柏云森又报春。
伊古一人信巍荡,大清九㝢尽臣民。
西师欲蒇当年志,还冀鸿庥奠漠垠。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峤的作品。以下是逐句释义:

  1. 比岁来瞻匪事频,吾衷有愿此虔申:每年前来瞻仰陵寝的臣子络绎不绝,我内心深处有一份虔诚的愿望,希望能够亲自表达我的敬意。
  2. 音容日远仍如昔,松柏云森又报春:您的音容日渐遥远,但依然如同往昔那般亲切;松柏之树高耸入云,象征着春天的到来。
  3. 伊古一人信巍荡,大清九㝢尽臣民:自古以来,只有您一人能够屹立不倒,成为万民景仰的楷模;大清江山辽阔广大,无数臣民都对您充满敬仰。
  4. 西师欲蒇当年志,还冀鸿庥奠漠垠:西军将士想要完成当年的大业,希望您能够在这片疆域上庇佑我们的国家和人民。

注释:

  • 比岁:每年的。
  • 匪事:非公事、非本职的事情。
  • 吾衷有愿:我心中有一颗虔诚的心。
  • 此虔申:以此虔诚地表达。
  • 音容:指皇帝的声音和面容,也泛指帝王的形象或气魄。
  • 松柏:松树和柏树,常用于比喻坚贞不屈的精神。
  • 云森:形容树木苍翠茂盛,仿佛云雾缭绕。
  • 伊古:古人。
  • 巍荡:高大雄伟的样子。
  • 大清:指清王朝,此处特指清朝。
  • 九㝢:古代的一种计量单位,一㝢等于十亩。
  • 西师:指西方的军队,这里代指清军。
  • 蒇:完毕、完成。
  • 鸿庥:大福,恩泽。
  • 奠:奠定。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颂扬皇帝功德和功绩的诗歌,表达了作者对皇帝的敬仰之情。诗中通过对皇帝威严形象和高尚品德的描绘,展现了皇帝的伟大形象和崇高地位。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内心的虔诚愿望,希望能够为皇帝效力,为国家和人民做出贡献。整首诗语言庄重、意境深远,是一首典型的宫廷颂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