耽逸怀居理则那,拂庐取便稳装驼。
放弥卷密施功易,水驿山程得景多。
近渚恰宜临野蓼,依峰偏爱罥烟萝。
方圆毳幕施俱可,总是人间风月窝。
【注释】
耽逸:沉溺于安逸。怀居:指内心所想。理则那:心安理得。拂庐:指帐篷,这里指蒙古包。放弥卷:即“放弥勒”,佛教语,指释迦牟尼佛,这里指佛教徒或出家人。施功:施用力量。水驿:水上的驿站。依峰:《列子》中说,伯牙在泰山之巅弹琴,高山流水和鸣,钟子期为之击节称赏。后来钟子期去世,伯牙叹为知音已逝,终生不复弹琴。这里指山中的美景。野蓼:野草。罥烟萝:像烟雾一样的蔓生植物。方圆毳幕:即圆毡、毡帐。施:使用。风月窝:指供人休息的地方,如山洞、石洞等。
【赏析】
此诗是蒋溥进所作塞外杂咏的第二首,与第一首《毡庐》同韵,都是写塞外的蒙古包。
“耽逸怀居理则那,拂庐取便稳装驼。”意思是说,沉溺于安逸的心境是那么的自在,而蒙古包正好可以让人安身立命。这里诗人以蒙古包喻人的居所,表达了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之情。
“放弥卷密施功易,水驿山程得景多。”意思是说,蒙古包内的空间宽敞,可以容纳各种物品;而且它的建造也非常方便,只需卷起帘子即可。在山间行走时,可以欣赏到美丽的风景。这里诗人以蒙古包比喻人的居所,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近渚恰宜临野蓼,依峰偏爱罥烟萝。”意思是说,靠近水边的蒙古包适合居住,因为它可以让人在湖边欣赏野草的绿色;而依傍山峰的蒙古包则更加适宜,因为它可以让人在山顶欣赏烟雾缭绕的景象。这里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他对不同自然环境下的蒙古包的喜爱之情。
“方圆毳幕施俱可,总是人间风月窝。”意思是说,无论是圆形还是方形的蒙古包,都可以被用来居住;而它们都是人间的风景胜地。这里诗人以蒙古包比喻人生的居所,表达了他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