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宇云生欲变寒,征裘逐日换归鞍。
筑场纳稼逢迎好,农务民艰取次看。
过岭东西两流水,映溪上下一停峦。
山田颇有丰年庆,只恐茅檐尚怨叹。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建的作品,其原文为:
塞宇云生欲变寒,征裘逐日换归鞍。
筑场纳稼逢迎好,农务民艰取次看。
过岭东西两流水,映溪上下一停峦。
山田颇有丰年庆,只恐茅檐尚怨叹。
注释与赏析:
- “塞宇云生欲变寒”:描述的是冬季的景象,天空中聚集的乌云预示着天气将要变化,寒冷的气息开始弥漫。
- “征裘逐日换归鞍”:暗示着征人(士兵)为了准备行军或打仗而频繁更换衣物(征裘),同时强调了时间的流逝(逐日)。
- “筑场纳稼逢迎好,农务民艰取次看”:描绘了农民在收获庄稼时的情景,虽然是为了应对即将到来的冬天而忙碌,但也反映了民间的艰辛和对生活的无奈。
- “过岭东西两流水,映溪上下一停峦”: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山水之美的赞美,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境。
- “山田颇有丰年庆,只恐茅檐尚怨叹”:尽管有丰收的喜悦,但诗人仍担忧农民的生活困难,他们可能仍然面临贫困和困境。
赏析: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展现了唐代社会的某些侧面。首句描绘了冬日来临之前的寒冷氛围,暗示了季节的变换。接下来的诗句则通过农民在丰收季节的辛勤劳动,反映出民间的艰辛和社会的不平等。最后一句则是诗人对农民生活困苦的同情与担忧。整首诗既有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思,体现了诗人对人生百态的深刻理解和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