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间朴屋万山中,鹿豕为游溪壑丛。
造物由来敦素尚,书生未足诩家风。
霁空色朗依峰白,雨叶声繁点砌红。
近岁遥年频捡挍,几番静悟不同同。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棣的作品。陈棣的《题素尚斋》共由八句组成,每一句都是独立的诗句,它们之间没有直接的关联,因此需要逐句进行解读和赏析。
我们来看第一句:“数间朴屋万山中。”这句诗描述了素尚斋所在的环境,是一个位于万山之中的简朴小屋。这里的“素尚”指的是朴素、自然的生活方式,而“数间朴屋”则强调了这种生活方式的简单和朴素。万山中意味着这个小屋远离喧嚣,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给人一种宁静、和谐的感觉。
我们看到第二句:“鹿豕为游溪壑丛。”这句诗描绘了小屋周围的自然环境,以及这里的生活情趣。鹿和猪在溪流和山壑中自由自在地嬉戏,这是一幅生动的自然画面。这里的“为游”表达了鹿和猪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相处,而“溪壑丛”则描绘了这些动物活动的区域。
第三句:“造物由来敦素尚,书生未足诩家风。”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朴素生活方式的赞美。这里的“造物”指的是自然界,而“敦素尚”则强调了朴素、自然的生活方式的重要性。作者认为,这种生活方式不仅适合自然界的生存,也适合人类的居住,因此值得赞扬和传承。同时,这句诗也暗示了作者对文人墨客过于追求功名利禄、忽视自然和朴素生活的批评。
第四句:“霁空色朗依峰白,雨叶声繁点砌红。”这句诗进一步描绘了小屋周围的景色,以及这些景色给人的感觉。晴天时,天空明亮,山峰洁白如雪;雨水时,树叶的声音繁密而响亮,仿佛点缀在小路上。这里的“霁空”、“晴空”、“雨叶”、“雨声”、“霁”、“雨”、“晴”、“色”、“声”等关键词都形象地描绘了小屋周围的自然环境。
我们看到第五句:“近岁遥年频捡挍,几番静悟不同同。”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时间的感慨和对自然变化的领悟。这里的“近岁”指的是近几年的时间,“遥年”则指过去的年份。通过“频捡挍”和“静悟”,作者表达了自己对过去时光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这里的“不同同”可能是指不同时代的人对自然的看法和感受是不同的,也可能是指不同时代的人对生活的追求也是不同的。
这首诗通过对素尚斋所在环境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的美和人类对自然的热爱。同时,通过对时间的思考和感悟,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态度和对自然的认识。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值得细细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