谡谡山房松下风,拾松煮茗竹炉红。
水符底藉循环调,火候还应文武通。
欲拟灶边陶陆羽,未须诗里学卢仝。
品泉僧舍为清供,前岁春光想像中。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谷的作品,出自《山居四咏》。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

  1. 竹炉山房
  • 竹炉山房:描述了一个坐落在高山之上、周围环境幽静的山房。
  • 注解:这里的“竹炉”指的是用竹子制成的火炉,而“山房”则是指位于山上的房屋。整句诗描绘了一种远离尘嚣、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活状态。
  1. 谡谡山房松下风
  • 谡谡山房松下风:形容风吹过山间的松树,发出沙沙的声音,给人一种宁静的感觉。
  • 注解:这里运用了声音描写手法,通过“风”这个字来表达山间环境的清新和安静。
  1. 拾松煮茗竹炉红
  • 拾松煮茗竹炉红:描述在山房中煮茶的场景,以及火炉燃烧时发出的红色光芒。
  • 注解:这句诗通过“拾松”、“煮茗”等动作,展现了主人翁在山间生活的悠闲与舒适。同时,“竹炉红”也形象地描绘了火炉的外观和颜色,让人感受到了一种温馨的氛围。
  1. 水符底藉循环调
  • 水符底藉循环调:借用古代风水术中的“水符”和“循环调”,来形容水质的清冽和火候的控制。
  • 注解:这里可能是指通过对水的调配和使用风水术来达到最佳的煮茶效果。同时,“循环调”也暗示了火候的掌控需要一定的技巧和经验。
  1. 火候还应文武通
  • 火候还应文武通:强调掌握火候的重要性,既要懂得文火慢炖(即小火慢煮)也要懂得武火快烹(即大火快炒)。
  • 注解:“文武通”在这里比喻火候的掌握需要灵活应对,既要有文火的细致入微,又要有武火的豪放不羁。
  1. 欲拟灶边陶陆羽
  • 欲拟灶边陶陆羽:意指想要效仿古代著名茶圣——唐朝的陆羽,学习煮茶的技巧。
  • 注解:陆羽被誉为“茶圣”,他的煮茶技艺非常精湛。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煮茶艺术的向往和追求。
  1. 未须诗里学卢仝
  • 未须诗里学卢仝:表示不必在诗歌中寻求灵感,而是要在实际生活中去体验和感悟。
  • 注解:这里可能是指通过亲身体验和实践来学习煮茶的艺术,而不仅仅是通过阅读诗歌。
  1. 品泉僧舍为清供
  • 品泉僧舍为清供:描述了品鉴泉水和寺庙环境所带来的心灵净化和享受。
  • 注解:品泉是指品鉴山间的清泉,而僧舍则是指寺庙里的住所。这句诗表达了对自然美景和宁静生活的赞美之情。
  1. 前岁春光想像中
  • 前岁春光想像中:回忆往年春天的美好时光,并将其想象成现在的画面。
  • 注解: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生活的期待。

赏析:这首诗通过生动的语言和丰富的意象描绘了一幅山居生活的画面。作者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和谐。同时,通过对古人煮茶艺术的借鉴和学习,展现了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热爱。整体来看,这首诗既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又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思考。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