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安半壁苟支撑,遗迹披寻感慨生。
梅石尚能传德寿,苕华又见说蓝瑛。
一拳雨后犹馀润,老干春来不冉荣。
五国风沙埋二帝,议和嬉乐独何情。
这首诗是南宋末年的诗人陈允平所作的。下面是逐句的翻译和注释:
- 临安半壁苟支撑,遗迹披寻感慨生。
- 临安,现在的杭州,南宋的都城,这里半壁江山在风雨中勉强支撑着。
- 苟支撑:勉强维持。
- 遗迹披寻:寻找历史的遗迹。
- 感慨:感慨万千。
- 梅石尚能传德寿,苕华又见说蓝瑛。
- 梅石:指德寿宫的梅花石。
- 德寿:南宋理宗的庙号,这里借指南宋王朝。
- 苕华:苕溪边的荷花,这里用来形容美丽的风景。
- 蓝瑛:一位画家,以画荷花闻名。
- 一拳雨后犹馀润,老干春来不冉荣。
- 一拳:形容雨水滋润的程度。
- 余润:还留着水分。
- 老干:已经枯萎的老枝。
- 春来不冉荣:春天来了,老枝依然生机勃勃。
- 五国风沙埋二帝,议和嬉乐独何情。
- 五国:指金、辽、夏、宋、蒙古等五个国家的统治者。
- 风沙埋二帝:这些国家曾经侵略过南宋,现在只剩下两个皇帝被埋没在风沙之中。
- 议和:指南宋与金朝的议和。
- 嬉乐:指南宋的奢侈享乐。
- 独何情:为什么只有我一个人感到悲伤。
赏析:
这首诗通过描绘德寿宫的梅花石和苕溪边的荷花,表达了对南宋灭亡的悲痛以及对和平的渴望。诗中的“一拳雨后犹馀润,老干春来不冉荣”描绘了一幅生机勃勃的景象,与前面的哀伤形成鲜明对比。最后一句“五国风沙埋二帝,议和嬉乐独何情”反映了诗人对于南宋灭亡的无奈和对和平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他对当时政治腐败和社会动荡的不满。整首诗充满了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忧虑,展现了诗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和崇高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