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日行程不计日,偶然问及道春分。
梅教待客常禁冷,山为标灵多出云。
明媚未胜遮莫惜,景光随遇每生欣。
馆娃遗迹何须问,梵塔铃声静夜闻。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郑畋所作的《春日山行》。

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释义和赏析:

春分
日日行程不计日,偶然问及道春分。
译文:每天的行程都不计算时间,偶尔询问到春分时节。
注释:春分,指春季九十天的中点,此时太阳直射赤道,昼夜几乎等长。

梅教待客常禁冷,山为标灵多出云。
译文:梅花常常用来招待客人,山间云雾缭绕显得灵秀。
注释:梅教,指梅花盛开时,它清香四溢,令人感到清新愉悦。禁冷,指梅花在冬天也能开放,给人带来一丝暖意。为标灵,指山间风景优美,云雾缭绕,给人一种神秘而灵秀的感觉。

明媚未胜遮莫惜,景光随遇每生欣。
译文:虽然景色明媚但不足以掩盖其他美景,每次遇到美景都让人心生欢喜。
注释:明媚,形容景色十分美丽。未胜,意思是不足以掩盖其他美景。遮莫,在这里是掩饰的意思。景光,指美好的自然景观。随遇,指随时可以遇到。生欣,即感到高兴和欣喜。

馆娃遗迹何须问,梵塔铃声静夜闻。
译文:关于苏州园林的博物馆遗址,不必去问,只要静静聆听夜晚梵塔的钟声就足够。
注释:馆娃遗迹,指的是苏州市内的吴文化博览苑。这里提到的馆娃遗迹,是指古代吴王夫差为纪念其宠妃西施而建的爱妾馆娃宫遗址。何须问,意为这些古迹无需过多解释或探究。梵塔,指的是佛教塔庙中的宝塔。铃声,指寺庙中晚上敲钟的声音。静夜闻,意味着在宁静的夜晚,能听到远处寺庙的钟声。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写春天景象的抒情诗。诗人通过描绘春分时节的自然景色和人文景观,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全诗语言生动形象,通过对梅花、山峦、景物的描绘,以及“春分”这个节气的提及,展现了春天的美丽和生机。同时,通过对古诗遗迹的描述,也体现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和传承。整体上,这首诗意境深远而富有诗意,是一首表现春天魅力的优秀作品。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