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影遥瞻碧汉中,梵王宫侧旧离宫。
观民展义因时切,石栈云林有路通。
竹籁萧萧喧处静,梅花漠漠白边红。
太湖万顷轩窗下,坐辨洞庭西与东。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目解答时,首先要求学生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情感,在此基础上分析诗句在内容和形式上的特点,然后抓住意象、关键词语来概括作品的题材、情感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并结合诗句的特定内容,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和审美情趣。此题是一道综合题,既考查考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感悟,又考查考生对语言的鉴赏能力。题干中“格式要求”指明了答题的方式:先输出诗句,再输出译文,诗句和译文一一对应,给必要的词语加上注释,最后附上赏析。
(1)
“驻跸灵岩”一句中的“驻跸”指帝王临时停留;“灵岩”即今苏州市西南的灵岩山,山上有著名的寒山寺。
(2)
第二句“塔影遥瞻碧汉中”,意谓塔影在碧空中遥遥地望去,这是用夸张的手法描写塔的高大雄伟。“梵王宫侧旧离宫”意谓古梵王宫旁的离宫已不复存在。梵王是佛教中最高的菩萨之一,这里借指佛国净土。“离宫”意谓离宫别院。这句诗写佛国净土虽远,但诗人仍心向往之。
(3)
第三句“观民展义因时切”意为观察民众施行仁政,是因为时势紧迫。“石栈云林有路通”意为石栈云林之间有道路相通。两句合起来的意思是说,我观察民众施行仁政,是因为时势迫切。
(4)
第四句“竹籁萧萧喧处静”意为竹林发出沙沙响声,声音虽然喧闹而显得安静。“梅花漠漠白边红”意为梅花开得稀疏,颜色淡雅,花边红色鲜亮。两句合起来的意思是说,竹声沙沙喧闹而显出寂静,梅花疏落淡雅而花边红艳。这两句诗写竹声与梅花声相映,以乐衬静,突出了环境的幽静之美。
(5)
第五句“太湖万顷轩窗下”意为太湖浩瀚如万顷波涛,轩窗之下,水天一色。“坐辨洞庭西与东”意为坐在轩窗下,分辨出洞庭湖的西部与东部。这句诗写站在高轩之中,眺望太湖美景。
【答案】
①首联写诗人驻足在灵岩山麓观赏远处的佛国净土,表现他对佛国的向往之情;②颔联写他观察民众施行仁政,是因为时势迫
切;③颈联写竹声沙沙喧闹而显出寂静,梅花疏落淡雅而花边红艳,表现环境的幽静之美;④尾联写站在高轩之中,眺望湖光山色,分
辨出洞庭湖的西部与东部,表现他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