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回山下出名泉,火候筠垆文武煎。
成佛漫嗤灵运后,题诗多过玉川前。
试携学士来明汲,高谢山僧守晏眠。
我愿灵源常勿幕,饮教病渴尽安全。

【注释】

回回山下出名泉,火候筠垆文武煎。

成佛漫嗤灵运后,题诗多过玉川前。

试携学士来明汲,高谢山僧守晏眠。

我愿灵源常勿幕,饮教病渴尽安全。

【赏析】

这首诗是作者为友人所画王绂的《竹炉煎茶图》而作的一首和韵诗。

上片起笔即写泉水,“回回山下出名泉”,回回山名见《一统志》,其下有温泉,水色白,味甘美,故称回回山。“火候筠垆文武煎”一句,化用陆羽《茶经》中烹茶的文火、武火之说。“文火”指以文火慢炙茶叶,“武”则指以沸水猛沏茶叶。这里既点出了用竹炉煎茶之法,又暗示了王绂画中所绘煎茶之境。

下片主要写诗人对友人品茶的祝愿。“成佛漫嗤灵运后,题诗多过玉川前。”灵运是晋代著名山水诗人谢灵运,他与王右军齐名并称“大小右军”。玉川是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诗人在这里借用两位文人的典故,表明自己虽不能成为僧人,但能与友人同品佳茗,吟诗作文,已十分惬意。“试携学士来明汲,高谢山僧守晏眠。”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像陶渊明一样,经常来惠山汲泉水煮茶,像高僧们那样在山林中打坐修行。同时,诗人也希望自己能够像谢灵运一样,在山中隐居,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

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友人的衷心祝愿:“我愿灵源常勿幕,饮教病渴尽安全。”“灵源”是惠山的别称,“勿幕”意为永不闭塞。诗人希望友人能够在惠山的清泉旁,永远保持一种清新脱俗的生活态度,享受着健康、平安的日子。

整首诗通过对惠山泉和竹炉煎茶场景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品茶生活的赞美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生活品质的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