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堤晓踏绿杨烟,仲月蟾光又隐天。
九十韶华过六十,今年旅况忆前年。
鸣鸠乳燕各相惜,弱柳繁桃俱可怜。
剩得馀闲归品判,春郊轮日有诗篇。

【注释】

二月:农历二月。晦日: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

大堤晓踏绿杨烟,仲月蟾光又隐天:大堤上清晨散步,杨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着,烟雾缭绕;仲春时节月亮隐藏在云后。

九十韶华过六十,今年旅况忆前年:岁月已过九十,又过了六十岁,现在的生活比过去艰苦;回忆过去的年头。

鸣鸠乳燕各相惜,弱柳繁桃俱可怜:黄莺和燕子相互依恋,柳树和桃花都显得凄凉可怜。

剩得馀闲归品判,春郊轮日有诗篇:剩下的闲暇时间可以用来吟赏春天的美景,春日游园时可吟咏诗篇。

【赏析】

此诗是作者晚年归乡之作。诗人早年为官在外,仕途坎坷,中年遭贬谪,晚年才得以返回故乡,因此诗中有“旅况忆前年”、“剩得馀闲归品判”等语。全诗描绘了春天的景色,充满了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大堤晓踏绿杨烟,仲月蟾光又隐天。”这是诗的开头两句,描写的是春天的景象。“大堤”,即指大堤上的路。“晓踏”,即黎明时分漫步。“绿杨烟”,指的是杨柳在微风中轻轻摇曳着,烟雾缭绕。这两句写诗人在大堤上早晨散步的情景。“仲月”是指阴历五月或六月,这时月亮隐藏在云后。这句诗的意思是说,阴历五月或六月的时候,月亮隐藏在大堤后面,难以看清。“又隐天”则表明此时天色渐晚,太阳渐渐消失在地平线以下。这两句诗描绘了大堤上清晨的景色,以及夕阳西下时的景象。

“九十韶华过六十,今年旅况忆前年。”“九十韶华过六十”,指的是诗人已经度过了自己的大半生,已经到了老年。“旅况”则指生活状况。“忆前年”则是回忆过去的生活。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自己过去岁月的感慨,同时也抒发了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鸣鸠乳燕各相惜,弱柳繁桃俱可怜。”“鸣鸠”指黄莺,“乳燕”则指小燕子。“弱柳”和“繁桃”则分别指柔弱的柳树和茂盛的桃花。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里鸟儿们互相依偎、怜爱的场景。“弱柳”和“繁桃”则分别指柔弱的柳树和茂盛的桃花。这两句诗则表达了诗人对春天里大自然景色的喜爱之情。

“剩得馀闲归品判,春郊轮日有诗篇。”“剩得馀闲”则意为还有多余的闲暇时间。“归品判”则指回到家乡后进行欣赏和品味。“春郊轮日”则是指春季的郊外景色,阳光明媚,空气清新,令人心旷神怡。这两句诗描绘了春天里的景色,以及诗人回到家乡后的心情。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故乡深深的眷恋之情。通过对春天里的景色进行细腻的描绘,以及对自己过去岁月的回忆和对未来生活的展望,诗人展现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人生态度。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