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火传烟久不行,良辰犹自说清明。
风光澹冶才迷蝶,榆柳悠扬未隐莺。
两宿乍先三月节,一鞭都入七言评。
几回更欲停吟笔,杜牧司勋已擅名。
【注释】
禁火:指清明时节禁烟扫墓。
说:谈论。
风澹冶:风和暖。
榆柳悠扬未隐莺:指春景宜人的情调。
两宿:两天一夜。三月节:农历二月十五日,即清明节。
七言评:指唐代诗人杜牧的《清明》诗。
停吟笔:停下写诗的笔。
【赏析】
《清明》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篇七言绝句。此诗首句点题,以“说”字起兴。次句紧承上句“说”,指出清明时人们还谈论着这个节日,说明清明节仍然被重视。第三句写清明天气晴朗、风光明媚,蝴蝶飞舞,莺鸟啼鸣,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第四句描写了清明节人们扫墓的情景:在两个夜晚之后,又到了三月的节日,人们骑着马,鞭打着马儿,一路驰骋而去。末两句写诗人自己,他多次想停下来写诗,但想到杜牧的《清明》诗,便打消了这个念头。全诗通过清明时节的自然景物和人们的生活习俗来描绘这个节日的气氛和景象,表达了作者对这个节日的喜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