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闻兵后鲜逢年,日夜忧心系蜀川。
讵我包蒙能解网,戒伊迷复不更弦。
狼烟幸得销荒戍,鱼梦欣教遍大田。
蒿目疮痍初起候,漫夸丰豫勉蕃宣。
我们来解读这首诗:
总督策楞奏报川省丰收,既用欣然并成是诗示之。
曾闻兵后鲜逢年,日夜忧心系蜀川。
讵我包蒙能解网,戒伊迷复不更弦。
狼烟幸得销荒戍,鱼梦欣教遍大田。
蒿目疮痍初起候,漫夸丰豫勉蕃宣。
- 诗句翻译:
- “总督策楞奏报川省丰收,既用欣然并成是诗示之。”
- 策楞报告四川丰收,我非常高兴地创作了一首诗来表达这种喜悦和欣慰。
- “曾闻兵后鲜逢年,日夜忧心系蜀川。”
- 我听说战后很少有机会过上安稳的日子,日夜担忧家乡(四川)的命运。
- “讵我包蒙能解网,戒伊迷复不更弦。”
- 尽管我尽力想要解除心中的忧虑,但仍然无法阻止(忧虑的)循环。
- “狼烟幸得销荒戍,鱼梦欣教遍大田。”
- 幸运的是,战争带来的混乱得到了平息,人们可以在田野上耕种。
- “蒿目疮痍初起候,漫夸丰豫勉蕃宣。”
- 看到战争造成的创伤刚刚开始愈合,我不禁自谦,努力安抚民心,勉励他们继续努力。
- 关键词及注释:
- 总督策楞:指清朝时期的总督,名字不详。
- 川省:四川省。
- 既用欣然:已经非常欣喜、高兴。
- 兵后:战争结束后。
- 忧心:担心、忧虑。
- 包蒙:可能是指包容或宽容。
- 戒伊:警告、劝诫。
- 迷复不更弦:比喻没有改变的意思。
- 狼烟:战争时升起的烽火。
- 鱼梦:比喻战争后的安宁生活。
- 蒿目:形容目光远眺。
- 疮痍:战争造成的创伤。
- 初起:刚刚开始。
- 漫夸:随意称赞。
- 丰豫:富饶、富裕。
- 蕃宣:安抚、安抚民众。
- 赏析:
这首诗是清朝时期总督策楞在四川地区取得丰收后,感到非常高兴和满足而创作的。诗中通过“忧心系蜀川”表达了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同时,“戒伊迷复不更弦”表达了对战争结束之后社会回归平静状态的期待。最后,“漫夸丰豫勉蕃宣”则反映了诗人对自己能够安抚民心、恢复生产的自信。整首诗流露出对战争结束和国家安定的感激之情,同时也展现了诗人的乐观态度和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