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园雨霁晓轻寒,诘曲兰蹊露色漙。
便到玉泉因视政,喜看瑞麦为加餐。
一舟蘋沼思为楫,三日萱阶切问安。
过午几闲临后苑,研香瓯净适澄观。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把握诗歌主旨的基本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需要学生准确细致把握诗歌的核心思想及主要观点。本题要求考生分析诗中重要意象的象征意蕴。首先,“山园雨霁晓轻寒”,这是诗人对玉泉山的描绘。玉泉山位于北京西郊,是元、明两代帝王游幸的名胜。玉泉山以泉水著称,泉水甘甜,所以人们又叫它玉泉。诗人登上玉泉山,发现雨后山上景色如画,晴空万里,空气清新,使人感到心旷神怡。“诘曲兰蹊露色漙”中的“诘曲”、“漙”都是描写景物的词语,“诘曲”形容山路弯弯曲曲,曲折盘旋;“漙”是形容露珠浓重的样子。这两句是写诗人登山观景时的感受和所见景象:山路弯曲盘旋,山路旁的兰花小径上覆盖着一层白茫茫的露水,晶莹剔透。

“便到玉泉因视政,喜看瑞麦为加餐。一舟苹沼思为楫,三日萱阶切问安。”此三句写的是诗人在玉泉山巡视政务时的喜悦心情。玉泉山下有玉泉寺,是元、明两代帝王游幸的名胜古迹,也是诗人经常光顾的地点。“便到玉泉”,指诗人刚从山上来。“喜看瑞麦”一句,“瑞麦”是祥瑞之兆。“加餐”即增加营养,比喻得到滋补。这里说“喜看瑞麦”,说明玉泉山上长出了许多小麦,诗人看到这些庄稼长得又好又茂盛,心里非常高兴,认为这是天赐的福禄,应该好好珍惜利用。“一舟苹沼思为楫”一句,“苹沼”即浮萍池塘。诗人来到这个池塘边,看到池水碧绿清澈,水面上漂浮着一层薄薄的浮萍,想到自己将要在这里乘船游览,不禁想起了《诗经·周南·汉广》的诗句:“江之永矣,不可方思。”诗人想用这首诗表达自己的愿望:希望朝廷能够任用自己,让自己有机会施展才干,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三日萱阶切问安”,诗人在玉泉寺拜见皇帝。玉泉寺是元朝皇帝的行宫之一,诗人在寺中见到了皇帝。“切问安”,意思是恳切地问候安康。“萱”是母亲的意思,萱堂就是母亲的居室,借指皇帝的母亲。诗人在皇帝面前恳请皇帝多加照顾,让母亲健康长寿。

“过午几闲临后苑,研香瓯净适澄观”。此二句是诗人在玉泉山巡视之后回到京城,在后苑散步时的情景。“研香瓯”指的是研墨用的瓷碗,“澄观”指观察水中的月亮。“适澄观”,意思是恰好在清澈的水面上观看月亮。

【答案】

自香山取道玉泉传膳视事毕遂刺舟由西海至畅春园问安归圆明园雨后澄霁轩斋静敞喜麦禾之兆丰值笔墨之含润欣然拈韵斐尔成篇。

山园雨霁晓轻寒,诘曲兰蹊露色漙。

便到玉泉因视政,喜看瑞麦为加餐。

一舟蘋沼思为楫,三日萱阶切问安。

过午几闲临后苑,研香瓯净适澄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