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外烟光散曙林,眼前风物助悲心。
绿含嫩草亭皋曲,春閟重帷路殿深。
梦境去年徒想像,恼人韶景又侵寻。
泰山土壤曾何异,自咎无端六御临。
诗句释义:
郭外的景色在烟光中散开,黎明时分的树林被染上了一层薄雾。眼前的一切景物都在助我感受到一种悲伤的心情。嫩绿的小草藏在亭台的角落中,春天的气息笼罩着整个道路。梦中的景象都是去年的景象,让人感到有些困扰;而眼前春色却如此迷人,却又让人无法静心欣赏。
译文:
清晨的阳光穿透了薄雾,照亮了林间的道路。周围的景物似乎也在为我的悲伤心情增添一份凄凉的色彩。嫩绿色的小草点缀在亭台的角落,仿佛在诉说着春天的秘密。春天的气息弥漫在整条道路上,让人沉醉其中。然而,梦境中的去年景象却让我感到困惑和困扰,眼前的春色虽然美丽,但却让我无法静下心来欣赏。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表达诗人内心情感的诗作。通过描绘清晨的自然景观,诗人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悲伤和迷茫。同时,诗人也通过梦境与现实的对比,揭示了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对过去的怀念之情。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深沉,给人以极大的艺术享受和思考的空间。
关键词注释:
- 郭外 - 指城外的地方,可能是诗人所居住或游览的地方。
- 烟光 - 烟雾缭绕的光线,给人一种朦胧的感觉。
- 曙林 - 黎明时分的树林。
- 风物 - 自然的风景和事物。
- 悲心 - 悲伤的心情。
- 绿含嫩草 - 嫩绿色的草地。
- 亭皋曲 - 亭子的角落里。
- 重帷路殿 - 厚重的帷幔覆盖的道路。
- 梦境 - 比喻过去的记忆或幻想。
- 恼人韶景 - 美好但令人烦恼的景象。
- 泰山土壤 - 古代帝王祭祀泰山时使用的土壤,象征尊贵和权力。
- 自咎无端六御临 - 自责没有资格享受这样的尊贵和权力。
诗歌鉴赏:
这首诗是一首典型的表达诗人情绪的作品。通过描绘郭外的自然风光,诗人将自己的悲伤情绪融入其中。这种情感的传达方式,既体现了诗人的情感细腻,也展示了他对于生活的独特理解。同时,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将个人的情感与自然景观紧密相连,使读者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