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闲清跸幸瀛台,行乐熙春亦快哉。
镜里轩楼如画里,秋回凫雁到春回。
鸟能言胜蛮弦谱,花自裳非羯鼓催。
迩日西川闻凯报,得教福地一徘徊。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元稹所作的《春游曲二章·其一》,其中第一句“几闲清跸幸瀛台,行乐熙春亦快哉。”中的“几闲清跸”意为皇帝的车队刚刚停下,这里指的是唐穆宗驾临瀛台的场景。瀛台即大明宫之西苑,是唐代帝王游乐之地。

“行乐熙春亦快哉”,意思是在春天里游玩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这里的“行乐”指的是皇帝在春天时游玩的行为,而“熙春”则是指春天的气息和景色。

接下来是第二句:“镜里轩楼如画里,秋回凫雁到春回。”这两句诗描绘了瀛台周围的美景。其中,“镜里轩楼”指的是镜中的宫殿楼阁,它们如同画中一样美丽;而“画里”则是指画中的景象,更加生动形象。接着,“秋回凫雁到春回”则描绘了季节更替的景象,秋天的飞鸟和春回的雁群都来到了这个美丽的瀛台。

最后一句:“鸟能言胜蛮弦谱,花自裳非羯鼓催。”这是对前一句的进一步解释和补充。这里的“鸟能言”指的是鸟儿能够模仿人的话语,而“胜蛮弦谱”则意味着鸟儿的鸣叫声比人的弹奏还要动听;“花自裳非羯鼓催”则是指花朵的开放不需要人为的催促,而是自然而然地绽放。

这首诗通过描述皇帝在春天游玩的情景和瀛台周围的美景,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同时,这首诗也展现了唐代盛世的繁荣和辉煌。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