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谷斋居当谷日,转寅首祚倍寅恭。
重民三事曰惟祭,陈政九畴端在农。
节物漫教辉火树,舂容先自警宵钟。
明衣景仰宣尼慎,诗句清吟更有颙。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下面是对这首诗的逐句解释:
祈谷斋居当谷日,转寅首祚倍寅恭。
- “祈谷斋居”指的是在谷日(即农历六月)进行祈祷丰收的斋戒活动。”当谷日”说明是在农历六月这个特定的时间。”转寅首祚”是指转动天干地支中的“寅”字,表示迎接新的一年的开端。”倍寅恭”意味着在这个重要的时刻,要格外恭敬和尊重。
重民三事曰惟祭,陈政九畴端在农。
- “重民三事”指的是古代国家治理的三个重要方面。在这里,“惟祭”指的是宗教祭祀,而“陈政九畴”可能是指政治上的九个方面的政策或措施。”端在农”则强调这些政策的实施应以农业为基础。
节物漫教辉火树,舂容先自警宵钟。
- “节物”可能指的是节日或者节气相关的事务。”漫教辉火树”形容节日庆典时火树银花的景象。”舂容”可能指的是准备粮食的工具,如春杵。”先自警宵钟”则可能是说人们在夜晚时分会听到报晓的声音,提醒人们早起劳作。
明衣景仰宣尼慎,诗句清吟更有颙。
- “明衣”可能指的是明亮的衣服,这里用来象征光明和正义。”景仰宣尼”中的“景仰”指的是尊敬,这里的“宣尼”可能是对孔子的尊称。”慎”字可能与谨慎相关。”诗句清吟更有颙”中的“颙”是仰望的意思,这里指代诗歌创作时的那种仰望星空、向往高远的情感。
赏析:
这首诗体现了作者白居易对农业的重视以及他对社会和谐稳定的期望。通过对“祈谷斋居”、“重民三事”等词语的运用,展现了他对国家治理和个人行为的规范性要求。同时,诗中也体现了他对自然现象的观察,以及对节日庆祝活动中的人文情怀。整体上,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国家的忠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