茏葱鸡树翠华留,相悦君臣共唱酬。
镐上宴开惟卜昼,楼前酺赐正登秋。
在阴鸣鹤方靡爵,乐藻游鱼不避钩。
试问彬彬玉堂客,瀛台然否即瀛洲。

【注释】

⑴茏葱:繁茂茂盛。鸡树:指鸡树寺,在洛阳城西。翠华:天子的车驾。

⑵相悦:相互喜欢。唱酬:唱歌以答谢。

⑶镐上:即“镐京”。周武王都洛邑(今洛阳),称镐京。

⑷楼前:指建春门楼上。酺:盛大的宴饮。

⑸靡(mi)爵:把酒杯举得高高的。

⑹乐藻:指水藻。游鱼不避钩:水藻生长在池中,鱼儿在水中自由自在,不会躲避钓钩。

⑺彬彬玉堂客:指朝廷上的文臣武将。瀛台然否即瀛洲:瀛州,指代京城洛阳,这里用“瀛台”来比喻京城洛阳。

【赏析】

这首诗是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736)八月二十八日在鸡树寺举行大宴后所作。当时诗人正任左丞相,赐宴公卿,并作诗四首以自娱,其中第四首即为《鸡树观酺》。此诗描写了皇帝和文武百官欢聚一堂的盛况,歌颂了唐玄宗的文治武功,表达了对大唐盛世的赞美之情。

诗的第一句“茏葱鸡树翠华留”,描绘了鸡树寺的景象。茏葱,形容树木茂密、葱郁;鸡树寺,位于洛阳城西,是一座著名的寺庙。翠华,是指皇家车驾所到之处的景色。这句诗通过描绘鸡树寺的景象,为下文的叙述作了铺垫。

第二句“相悦君臣共唱酬”,描述了君臣之间的欢乐场面。相悦,指彼此都喜欢;唱酬,是指互相唱和,以表达自己的情感。这句诗表达了君臣之间融洽和谐的气氛。

第三句“镐上宴开惟卜昼”,描述了皇帝在镐京举行盛大宴会的情景。镐上,即镐京,是周武王都城,也是唐代的首都。卜昼,是指占卜时间来确定宴会的时间。这句诗反映了皇帝为了庆祝丰收而举行的盛大宴会。

接下来的几句,诗人继续描绘了宴会的热闹场景:“楼前酺赐正登秋”,“在阴鸣鹤方靡爵”,“乐藻游鱼不避钩”。这些诗句都是对宴会中各种活动的描述,如皇帝赐酒给百官,百官饮酒作乐,以及水中的游鱼不怕被钓钩捉起等。这些描述生动地展现了宴会的热闹场面,让人仿佛置身于其中。

最后一句“试问彬彬玉堂客,瀛台然否即瀛洲”,则提出了一个问题,让在场的文武官员回答。这里的“瀛台”指的是京城洛阳,而“瀛洲”则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仙境。这句话实际上是在向在场的文武官员询问他们是否知道京城洛阳就是瀛洲仙境。

整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既描绘了盛世景象,也表达了诗人对大唐盛世的赞美之情。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