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宫行尽御行营,苍莽秋原驻跸清。
独据地中巍广殿,忽从天上落曾城。
马寻坡草群连绊,人觅毡庐各认旌。
依旧巡边前岁景,吟髭饶得几多茎。

【注释】

  1. 御行营:皇帝的行军营地。
  2. 苍莽秋原:指辽阔的秋日原野,苍莽形容广阔无边,茫茫无际。
  3. 驻跸:古代帝王出行时所设的临时住宿处,也作“驻节”。
  4. 地中巍广殿:指在地下建有高大宽敞的宫殿。
  5. 曾城:古代传说中的神城名。
  6. 马寻坡草,人觅毡庐:形容军队在野外扎营,士兵们骑马搜寻适合放马的草地,人们寻找适合居住的帐篷。
  7. 吟髭:指胡须,借代诗人自己。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描述皇帝出巡的诗歌,描绘了皇帝在秋日的原野上驻扎的场景,以及士兵们在野外生活的艰辛和乐趣。

首句“行宫行尽御行营”,描述了皇帝的军队已经行进了很远的距离,到达了皇帝的行营所在地。这里的“行营”是指皇帝的军队驻扎的地方,而“御行营”则强调了皇帝对军队的控制和领导。

第二句“苍莽秋原驻跸清”,描述了皇帝在广阔的秋日原野上驻扎的情景。这里的“苍莽”形容原野的广大无边,而“驻跸”则是指皇帝在这里停下脚步休息。这一句展现了皇帝出巡时的宁静与优雅。

第三四句分别描写了士兵们在野外生活的情况:“独据地中巍广殿,忽从天上落曾城。”这里通过对比的方式,描绘了士兵们在野外扎营的情景。他们在地上建造了高大宽敞的宫殿(即帐篷),而天空中则飘来了曾经的神城(即帐篷)。这种对比突出了士兵们在艰苦环境下仍坚守岗位的精神。

第五六句“马寻坡草群连绊,人觅毡庐各认旌。”继续描绘了士兵们的生活。士兵们骑马寻找适合放马的草地,而人们则寻找适合居住的帐篷。这里的“毡庐”是指帐篷,而“各认旌”则表示士兵们各自找到自己的帐篷并识别它的标志。这一句展现了士兵们在野外生活的艰辛和乐趣。

最后两句“依旧巡边前岁景,吟髭饶得几多茎”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这里的“巡边”是指皇帝巡视边境的行为,而“吟髭”则是指作者本人。这句诗表达了作者对前一年皇帝巡视边境的情景仍然历历在目,而自己也因为这次出巡而增加了许多白发。这一句既展示了皇帝出巡的意义,也表现了作者对自己岁月流转的感慨。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