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地偏宜六辔停,山灵为我列云屏。
心于静会尘应远,耳与神谋籁可听。
一室虚生无限白,四时不改总常青。
土阶何意希尧俭,陋矣端惟有德馨。

这首诗是明代著名文学家、画家唐寅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描绘了翠云山房的美丽景色和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之情。

首句“胜地偏宜六辔停”,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环境,诗人在这里停下了他的脚步,享受着大自然的美丽。这里的“胜地”指的是一个风景优美的地方,“六辔停”则是说诗人在这里驻足,没有继续前行的意思。

接下来“山灵为我列云屏”,描述了山中云雾缭绕的景象。“山灵”指的是山中的神灵,诗人在这里仿佛与山神灵沟通,感受到了它的存在。“列云屏”则形容山中的云雾如同屏风一般,为诗人提供了一种神秘而宁静的环境。

第三句“心于静会尘应远”,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当诗人内心平静时,他能够感受到世界的喧嚣与尘世的纷扰都被隔离开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与世隔绝的仙境。

“耳与神谋籁可听”,描述了诗人听到自然的声音。这里的“耳与神谋”表达了诗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仿佛他的耳朵能够听到大自然的声音。“籁”则是古代指风吹过树叶发出的声音,诗人在这里听到了大自然的声音。

“一室虚生无限白”,描述了诗人在翠云山房中的感受。这里的“一室虚生”指的是诗人在这里感受到了空间的广阔和空旷,仿佛整个世界都在他的心中。“无限白”则形容了诗人的内心充满了无尽的白色,象征着纯净和高洁。

最后两句“四时不改总常青,土阶何意希尧俭”,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赞美。这里的“四时不改总常青”描绘了大自然四季如春的景象,无论时间如何流逝,大自然总是保持着它的青春和活力。“土阶何意希尧俭”则是说诗人在这里看到了简朴的土阶,却并不感到简陋,因为这里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和美好。

这首诗通过对翠云山房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生活的热爱。诗人通过自己的感受和想象,将大自然的美丽和和谐融入到诗歌中,使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之情。同时,诗人也通过对翠云山房的描述,展现了自己内心的宁静和高洁,表达了他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追求。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