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和雪色望难分,未到盘山意已欣。
绝壁白融疑过雨,精蓝红露半坡云。
始知造物无形画,谁解当前大块文。
笑我吟诗成爝火,檀烟心字且闲焚。
【解析】
本诗写景,写景又抒情,抒发的是诗人对雪景的喜爱之情。
其一,“树和雪色望难分”是全诗的开篇句,诗人从远及近,由远而近地观察、描绘眼前的景象,用“望”字点明主题。“树”即指树木,也代指山石,“雪色”指积雪的颜色,是白色;“树和雪色望难分”的意思是:远远望去,树木与洁白的雪色连成一片,分不清哪是树木的枝干,哪是积雪的白面。
其二,“未到盘山意已欣”意思是说:还没有到山顶,心中已充满了欢喜。这一句运用了夸张手法,突出表达了诗人对美景的喜爱之情。
其三,“绝壁白融疑过雨”意思是:山峰之巅积雪融化,犹如大雨倾盆般连绵不断,令人惊叹不已。“疑过雨”是夸张手法,突出表达诗人对雪景的赞叹。
其四,“精蓝红露半坡云”意思是:山坡之上,满目都是晶莹的蓝色,如宝石般灿烂,如红玉般绚丽。这一句运用比喻手法,突出表达了诗人对雪景的赞美之情。
其五,“始知造物无形画”意思是:我才明白大自然是一幅无中生有的作品,那神奇的自然景观,仿佛是大自然随手挥洒的杰作。
其六,“谁解当前大块文”意思是:谁能理解这种大自然所展现的宏伟气势呢?“当前”是动词,意思是眼前的景色。这一句运用设问手法,突出表达了诗人对雪景的赞美之情。
其七,“笑我吟诗成爝火”意思是:我却笑话自己,在如此壮美的景色面前,吟诗作赋如同萤火虫一般微弱渺小。“笑我”是自谦的说法,“成爝火”指微小的光芒。这一句运用对比手法,突出表达了诗人对雪景的赞美之情。
其八,“檀烟心字且闲焚”意思是:闲暇的时候,我在檀香熏染的环境中默诵诗句,把“心字”烧掉。“心字”指的是诗句中的某个字。这一句运用想象手法,突出表达了诗人对雪景的赞美之情。
【赏析】
这是一首咏雪诗,作者以诗人的视角,描写了盘山雪景的美丽。全诗采用倒叙法,首句写远景,次句写近景,第三句写远景,第四句写近景,第五句写近景,第六句写近景,第七句写近景,第八句写近景。全诗以雪为媒介,通过景物的变换,表现出诗人对盘山雪景的赞美之情。
诗的前两联写远望雪景的壮美。第一联从远及近地描写眼前景象。“树和雪色望难分”,远处树木与积雪连成一片,难以分辨。诗人站在高处眺望着眼前的雪景,只见那银装素裹的世界无边无际,无法辨认出哪些是树木的枝干,哪些是积雪的白面。这一联写景工细入微,极写雪景之壮观。第二联从近及远地描写雪山之美。诗人登上山顶向下望去,只见那巍峨的山峰上积雪融化,宛如暴雨倾盆。这一联写景大气磅礴,极写雪景之壮丽。
三四联写近赏雪景之美。三四两句写近观雪景之奇。“精蓝红露半坡云”是诗人眼中的雪景,它像宝石一样熠熠生辉,像红玉一般绚丽多彩,让人惊叹不已。五六两句写近观雪景之美。“始知造物无形画”,“谁解当前大文章”。“造物”指大自然,“无形画”指大自然随意涂抹的杰作。诗人赞叹大自然的神奇美妙,认为大自然所展现的宏伟气势是无法用语言形容的。七八两句写近观雪景之小。“笑我吟诗成爝火”,“心字”指的是诗句中的某个字。诗人自嘲吟诗之作如同微不足道的火星一样,与雪景相比显得渺小。
这首诗通过对雪景的描写来表达诗人对盘山雪景的喜爱之情,全诗结构紧凑、层次分明。前两联先写远观雪景之壮阔美丽,后两联再写近观雪景之美以及诗人对自然景观的赞叹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