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飔轻袅小兰釭,宫树栖乌静吠尨。
映几祗教裁玉札,灿檠何用倒金缸。
昭阳别殿曾衔璧,夜雨巴山忆剪窗。
露柱灯笼非彼此,底须一向觅心降。
这首诗的格式和内容都相当特别。通常,古诗都是四句一组,但这首诗却是八句一组,且每组的首句与其他七句不同,形成了特殊的排列方式。
诗句解读:
- 蜡烛 - 描述了一个蜡烛的比喻,可能暗指某种象征或隐喻。
- 梅飔轻袅小兰釭 - 描述了一种轻柔、纤细的意象,可能是在描写某种温柔、纤细的情感或景象。
- 宫树栖乌静吠尨 - 通过“宫树”和“栖乌”两个意象,描绘了一种安静、庄重的氛围,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去时光的怀念或感慨。
- 映几祗教裁玉札 - 这里“映几”可能是指映照在桌子上的蜡烛光线,而“裁玉札”则可能是指裁剪纸张的动作,暗示着一种细致、谨慎的工作态度或行为。
- 灿檠何用倒金缸 - “灿檠”可能是指明亮的烛台,而“倒金缸”则可能是指将蜡烛倒置的动作,这个动作可能象征着某种颠覆或改变的行为。
- 昭阳别殿曾衔璧,夜雨巴山忆剪窗 - 这两句诗似乎引用了古代的典故或文学作品中的情节,通过“昭阳”和“夜雨”等关键词,传达了一种深沉的情绪或回忆。
- 露柱灯笼非彼此,底须一向觅心降 - 这是一首哲理性的诗歌,通过对比“露柱灯笼”和“彼此”这两个词,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追求内心平静或解脱的思想。
译文:
梅风吹过轻轻摇曳的小兰灯,宫墙外的乌鸦静静叫着。
映照在桌上的烛光教我裁剪玉帛,明亮的烛台为何要倒置金缸?
昭阳宫里曾经有美玉镶嵌的宫殿,夜雨中巴山思念剪窗前的旧梦。
露珠般的灯笼照亮彼此,何必总是追寻内心的解放。
赏析:
这首诗采用了特殊的诗歌形式,每句诗都有其独特的意象和情感表达。诗人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内心平静的思想境界。同时,诗中也蕴含着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思考,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思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