祈年常自凛渊衷,多稼于今感昊穹。
粒食端为玉食本,黄云已酿绿云中。
稍纾念虑筹防歉,敢弛忧劳为屡丰。
封牍时批方牧奏,有秋还喜万方同。
孟秋时享太庙进宫斋戒见夹路禾黍油然可观喜而有作
祈年常自凛渊衷,多稼于今感昊穹。
粒食端为玉食本,黄云已酿绿云中。
稍纾念虑筹防歉,敢弛忧劳为屡丰。
封牍时批方牧奏,有秋还喜万方同。
注释:
- 孟秋:即农历九月,秋季的第三个月。孟秋时享太庙:在孟秋时节祭祀太庙,表示尊敬和纪念祖先。进宫斋戒:进入太庙进行斋戒,以示虔诚。见夹路禾黍:看到道路上两旁的庄稼。油然可观:自然地令人感到美丽可观赏。喜而有作:因为喜悦而作诗。
- 祈年:指祈求丰收。常自凛渊衷:常常自问内心是否能够做到清心寡欲,保持清廉之志。多稼于今感昊穹:如今收获颇丰,感激上天的恩赐。
- 粒食端为玉食本:粒食是最基本的食物,而玉食则是贵重的食物。端为…本:应该以此为根本。黄云已酿绿云中:黄云(稻谷)已经酿成了绿色(麦子)的云朵。黄云、绿云:分别代表稻谷和小麦的颜色。
- 稍纾念虑筹防歉:稍微放松一些忧虑,思考如何防止饥荒。筹防歉:策划防止粮食短缺的措施。敢弛忧劳为屡丰:敢于放松忧虑,努力耕作,希望多次获得丰收。敢弛忧劳:敢于放松忧虑,勤劳耕作。为屡丰:希望多次获得丰收。
- 封牍时批方牧奏:在封好的信件上批注,等待地方官员的报告。方牧奏:地方官员的报告。有秋还喜万方同:秋天到来时,喜悦之情会传遍四方。有秋:秋天。还喜:归来时的喜悦。万方同:全国各地都喜悦。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孟秋时节祭祀太庙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于丰收的感慨与喜悦之情。首句“孟秋时享太庙进宫斋戒见夹路禾黍油然可观喜而有作”描绘了孟秋时节祭祀太庙的场景,诗人在祭祀过程中看到了道路两旁的庄稼,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丽和丰收的喜悦。第二句“祈年常自凛渊衷,多稼于今感昊穹”表达了诗人对于祈求丰收的坚定信念和对丰收成果的感慨。第三句“粒食端为玉食本,黄云已酿绿云中”进一步强调了粮食的重要性,并赞美了谷物丰收的景象。第四句“稍纾念虑筹防歉,敢弛忧劳为屡丰”表达了诗人对于农业生产的关心和努力工作的态度。最后一句“封牍时批方牧奏,有秋还喜万方同”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秋天到来的喜悦和对全国各地人民的共同感受。这首诗通过描绘孟秋时节祭祀太庙的画面,表达了诗人对于丰收的喜悦和对未来的美好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