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年勋绩振南蛮,黄阁论思久任艰。
五载忧勤肩燮理,两朝寅亮首清班。
允期舟楫川同济,何啻门庭水一湾。
申甫蕃宣周硕辅,敷予惠泽满人寰。

【注释】

  1. 鄂尔泰(1640—1715):字毅庵,清朝名臣,鄂罗斯(今俄罗斯)族。康熙时历任大学士、吏部尚书等职,为康熙所重,官至保和殿大学士兼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
  2. 黄阁:指宰相办公的官府。
  3. 五载忧勤:言鄂尔泰在朝廷任职五年中,日夜操劳,忧虑国事。
  4. 燮理:调和治理。
  5. 两朝寅亮:指康熙和雍正两代皇帝的圣明英明。
  6. 允期:希望。
  7. 舟楫川同济:比喻各民族同心协力,共同治理国家。
  8. 何啻:何止;不止。
  9. 申甫:指康熙帝对鄂尔泰的宠信。
  10. 蕃宣:指西藏地区的安定和传播佛法的功绩。
  11. 硕辅:杰出的辅佐人才。
  12. 敷予惠泽:给予百姓以恩泽。

【译文】
早年功勋显赫,南蛮震动;黄阁论思,久任艰难。
五年忧劳,肩担调和治理重任,两朝皇帝圣明,位居清班之首。
希望如同航船与江河同行,恩泽如水滋润门庭,周硕辅是朝廷的硕大辅助人才,普施惠泽,惠及天下苍生。

【赏析】
这首诗是乾隆皇帝对大学士鄂尔泰的颂扬,赞其早年间就有卓越的成就,历经艰辛,为大清王朝的稳定和发展做出了贡献。诗中通过描绘鄂尔泰在位期间的勤奋工作及对国家的忠诚与贡献,表达了乾隆帝对其深厚的信任与尊敬。诗中还提到了“赐大学士”和“藩宣”等关键词,这些都是清朝时期对高级官员的封号,显示了鄂尔泰在政治地位上的尊贵。整体而言,此诗体现了清朝时期的政治文化和对功臣的表彰。

阅读剩余 0%
本站所有文章资讯、展示的图片素材等内容均为注册用户上传(部分报媒/平媒内容转载自网络合作媒体),仅供学习参考。 用户通过本站上传、发布的任何内容的知识产权归属用户或原始著作权人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反馈本站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