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棹沧浪破碧流,药垆茗碗伴浮游。
神仙潇洒惟同李,天地沈酣不异刘。
有兴只须来泛雪,忘机那复虑惊鸥。
溪亭为问招呼者,妙处逍遥也羡不。
这首诗的译文是:
我划着船破浪而行,药炉旁边品茗浮游。
与神仙相比只有同李,天地之间沉醉无异刘。
有兴致就来泛舟赏雪,忘记机巧又不怕惊鸥。
溪亭中招呼的人,逍遥自在真让人羡慕。
赏析:
这首诗是一首咏物诗,以茶入画,借茶写志,表现了作者对自然山水和隐逸生活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清新明快,意境深远,给人以美的享受。
首句“弄棹沧浪破碧流”,描绘了诗人在沧浪之水边划船的情景。沧浪之水,碧绿清澈,波涛汹涌,诗人手持船桨,划破碧波,展现出一幅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
次句“药垆茗碗伴浮游”,则是诗人在药炉旁品茗的场景。药炉袅袅升起的炊烟,与杯中的茶香相映成趣,仿佛置身于仙境之中。诗人在此与茶相伴,浮游于天地之间,忘却了尘世的纷扰和烦恼。
第三句“神仙潇洒惟同李”,则是诗人对于神仙的理解和追求。他认为,只有与李太白这样的仙人相比,才能体现出真正的潇洒和超脱。这里的“李”指的是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他被誉为“谪仙”,以豪放不羁、飘逸洒脱而闻名于世。
第四句“天地沈酣不异刘”,则是诗人对于天地的感悟。他认为,天地之间就像是一个无边无际的酒坛,万物在其中沉酣沉醉,与刘伶醉酒时的状态相似。这里引用了刘伶的故事,刘伶是东汉末年的名士,因嗜酒如命而被人称为“醉侯”。
第五句“有兴只须来泛雪,忘机那复虑惊鸥”,则是诗人对于人生的理解。他认为,只要心中有兴致,就不必去担忧什么,更不必担心会惊扰到鸥鸟。这里的“泛雪”指的是赏雪,而“惊鸥”则是指让鸥鸟受到惊吓。
第六句“溪亭为问招呼者,妙处逍遥也羡不”,则是诗人对溪亭的赞美之情。他认为,溪亭中的人来人往,都是因为这里的景色美妙而令人向往。这里的“招唤”指的是招呼客人,而“逍遥”则是指自由自在的状态。
这首诗的最后两句“溪亭为问招呼者,妙处逍遥也羡不”,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和升华。通过对溪亭中人来人往的景象进行描绘,诗人表达了自己对自由自在生活的追求和向往。这种追求和向往超越了世俗的纷扰和烦恼,达到了一种超凡脱俗的境界。